把上對下的突擊性、運動式的安全檢查和下對上的應急性、裝飾性的應付檢查等一些帶封建色彩的習慣作法,轉變為常態性的規范化、標準化,區別不同工作性質,不同季節特點的各個管理層級的對自己負責的定期的自控、自查、自律,并結合一定的由上級或專家進行的不定期檢查,形成每個人、每個層面都尊重生命,都有危機意識,都依法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對總體的安全生產負責的局面,也即每個人、每個層面首先要對自己和各自層面負責,其次才能對別人和相關層面負責。這樣安全生產就無需突擊性的布置和檢查,人人都明白自己在什么時候應該干什么和怎么干。這就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應該追求的目標,如果能使每個職工都認同這種安全價值觀和文化理念,企業內部的安全生產常態機制就建立起來了。
企業文化是企業核心價值觀的集中體現和傳承。在企業內部表現為宣揚什么、鼓勵什么、反對什么、摒棄什么,其價值觀念是通過企業領導和企業全體員工的長期習慣性思維、行為來表達、豐富和發展的。電力企業既是國民經濟最主要的基礎產業,同時又是聯系千家萬戶的社會公用事業;電力產品既是生產資料又是生活資料;它的安全經濟運行不僅與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密不可分,又與廣大人民群眾正常生活息息相關。安全生產是電力企業永恒的課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在這里并不是一個政治口號,它更重要地表現為一種對社會、對企業的責任,同時也是對企業自身的巨大壓力和挑戰。因此在談論電力企業文化建設的時候,就不能不把安全文化放在一個十分突出與重要的位置上。筆者多年從事電力企業安全生產的管理工作,對此有著深切的體會,主要有以下幾點——
以人為本,尊重人的生命
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世間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寶貴的,而人最寶貴的就是生命。我國目前正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型期,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社會資本的原始積累階段。近年來,全國各地重特大工傷事故層出不窮,給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帶來無可彌補的巨大損失。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企業在組織生產活動時,在追求利潤、應對市場競爭的同時,缺乏以人為本,尊重和重視人的生命價值的文化理念,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的原因。許多企業,在缺乏對人的身體健康甚至生命最基本的物質保障措施和技術條件的情況下,強使工人作業,從而造成大量的人身傷亡事故。這是社會的悲哀,是對人的生命權的粗暴踐踏,而對于企業而言,就是企業文化特別是安全文化的缺失。
人的生命價值是不能夠用金錢來衡量的,但要造就以人為本的安全文化,就要在企業形成這樣的一種文化氛圍: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不可重復的,任何人都應該尊重和保護自己和別人的生命,只要是為了保障職工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任何投入都是值得的,因此無論這個企業是國有企業,還是其他所有制企業,一個企業如果人身傷亡事故不斷,它不但是一個企業安全文化低劣的企業,而且應受到整個社會的唾棄和懲罰。
因此筆者在工作中始終把人的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并且始終貫徹之,著意在企業培育以人為本、尊重人的生命價值的企業文化,努力構建安全生產的常態機制,而這一常態機制的表現形式就是企業安全文化。自國家電網公司成立以來的3年中,生產人員的年人身傷亡率基本維持在十萬分之一左右,接近和達到西方發達國家同類企業的平均水平,成效十分明顯。
吸收西方工業文明的優秀成果
我們在企業安全文化的建設培育過程中,十分重視吸收西方工業文明的優秀成果,并逐步用于管理實踐當中,從而形成企業安全文化的一個重要特點。
電力工業是現代工業的象征,過程復雜,環節眾多,很容易引起連鎖反應。電力事故中相當一部分是由于工作人員違章、違規操作和作業引起的,對此我們往往用安全生產責任制來追究責任,并嚴肅處理責任人。但我通過長期的工作實踐認為,原因并不總是責任制不明確或不到位,更多的是一種安全文化的缺失。
我國是從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狀態通過暴力革命而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的,解放后又運動不斷。可以說我們的企業,包括我們自己在內的企業領導和員工都沒有接受過工業文明的長期熏陶,其表現就是作業秩序、管理程序的標準化、規范化程度很低,隨意性很大。同樣的一件事,一項操作,一道工序,往往是你可以這樣做,他可以那樣干;這次可以這樣做,下次又可以換個花樣干。如此這般,想要不出錯,不發生誤操作事故無異于天方夜譚。
西方現代管理之父泰勒的基本理念就是標準化作業。我有一次出國考察學習,與日本的一個作業班組一起工作,一連5天,工作的內容完全一樣,各項安全措施以及作業指導書也完全一樣。我本人也是工人出身,有多年現場作業的經歷,當時我想只要第一天把安全措施做好了,以后的幾天就可以省事不必做了。但日本的同行做起來一絲不茍,每天同樣的安全措施會原樣照做一遍,每天按照同一本指導書一項項的核對進行,當時我感覺有些自找麻煩,多此一舉。但后來我才深刻體會到,這就是標準化作業,這就是工業文明在企業文化中的沉淀和積累,這就是他們的先進之處和我們的落后所在,是我們特別應該向人家學習的。所以在我分管公司安全生產時,就不遺余力的推廣作業程序、操作程序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強調一步操作、一項作業程序只要沒有經過改進并得到正式確認,則無論何時由誰來完成,其過程只能是一種模式。這就是西方工業文明中所謂標準化的執行文化。通過幾年的努力,現在已作為一種理念為企業管理人員和廣大職工逐步接受,誤操作事故明顯下降,但要成為真正的企業安全文化,成為企業集體的習慣性行為,尚需多年的錘煉。
樹立危機意識,防范于未然
危機意識是企業文化,同時也是企業安全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
在我們的企業中,一般的觀念都認為出事故是不應該的,出了事故就是工作沒有做到位,就要追究責任,就要嚴肅處理。這固然不錯。但任何人工系統實際上都是不完善的,都是有缺陷的,任何人都是有可能犯錯誤的。這種理念雖然有點類似于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原罪意識,但卻是比較符合實際情況的。因此,我們在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嚴肅追究責任的同時,也反復講述這個觀點,即安全生產決不能建立在系統、設備不出故障,工作人員不犯錯誤的基礎上,而應該建立在系統、設備肯定會發生故障,工作人員也肯定會犯錯誤的基礎上。這也是一種文化,而且是一種實事求是的企業安全文化。基于此,我們就必須要制定各種事故預案,建立防止和減少人為錯誤的防錯、糾錯的技術、組織以及管理措施。也只有這樣,一旦發生事故,我們才可能有效應對,并且把事故和人為失誤的影響控制在一個可以接受的范圍內。這種理念成為企業員工的共識,就會把對社會影響重大的事故發生概率大大降低。
這幾年盡管電網的發展速度很快,設備增加很多,但由于我們采用了一整套的風險管理辦法,廣大職工有了風險意識和風險防范意識,公司的電網事故和設備事故絕對次數年均下降了20%以上,在電力供應緊張的情況下,有效地保證了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和對社會的可靠供電。
不搞形式主義,注重基層自控、自查、自律為主的常效機制建設
有一種現象人們已經司空見慣,就是一旦出了大事故,從中央到地方,馬上就會層層進行安全大檢查。作為從基層成長起來的長期負責安全生產的領導干部,筆者既進行過很多次這樣的大檢查,也接待過多次這樣的檢查。這種突擊性、運動式的檢查看起來如火如荼,聲勢浩大,實際上卻收效甚微,某種程度上講是形式主義的一種表現。直到今天,這樣的現象也依然存在,歸根結底這是一種源自封建社會的以上統下、以上管下、以上壓下、上對下錯的落后的價值觀念和文化現象,它只會造成人、財、物的極大消耗和基層干部群眾的消極應對,很難產生積極的實質性效果。
我們公司在總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把這種以上對下的突擊性、運動式的層層檢查,轉變為常態性的規范化、標準化,區別不同工作性質,不同季節特點的各個管理層級的對自己負責的定期的自控、自查、自律,并結合一定的上級的不定期檢查。各人自掃門前雪,每個人每個層面首先對自己本人和自己這個層面負責,其次才對別人和上一個層面負責。這樣就無需突擊性的布置工作,大家都明白自己在什么時段應該做些什么事情和怎么做。如此這般,企業內部的安全生產的常態機制就逐步建立起來,企業職工集體認同的安全價值觀和文化理念就逐步形成,這就是我們一直在追求的企業安全文化。
(作者系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
上一篇:企業重大危險源監控與管理
下一篇:初探改制企業安全生產責任的前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