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企業重大危險源監控與管理

2006-03-08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一、 重大危險源監管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范圍內重大工業事故不斷發生,給人類正常的生產、生活造成了巨大威脅和傷害。如1976年意大利塞維索工廠環己烷泄漏事故,造成30人死亡,22萬人緊急疏散;1984年墨西哥城液化石油氣爆炸事故,造成650人死亡、數千人受傷;1984年12月3日,印度博帕爾一農藥廠發生的甲基異氰酸酯泄漏惡性中毒事故,造成2500多人中毒死亡,20余萬人中毒受傷,其中大多數人雙目失明致殘,67萬人受到殘留毒氣的影響;1986年4月26日,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事故,31人死亡,13.5萬人緊急疏散,累計受害人員達900萬人。

  近些年來,在我國也發生了一些類似事故,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如1993年8月5日,深圳清水河危險化學品倉庫發生爆炸火災事故,死亡15人,傷100多人,直接經濟損失2.5億元;1997年6月27日,北京東方化工廠儲罐區發生火災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40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億多元;2004年4月15日,重慶市天原化工廠發生氯氣罐爆炸泄漏事故,造成9人死亡,3人受傷,15萬人被緊急疏散;2003年12月23日,位于重慶市開縣高橋鎮的中石油川東鉆探公司發生特大井噴事故,造成243人死亡,6萬多急疏散。

  上述重大事故盡管發生的概率非常低,起因和影響不盡相同,但就是這種“小概率”事故卻都有著共同的特征:都是失控的偶然事件,但卻造成了人員的重大傷亡,財產的巨大損失和環境的嚴重損害,而且發生事故的根源都是起因于設備、設施、場所或系統中儲存或使用的易燃、易爆或有毒有害物質,也可以說是由于重大危險源失管失控所致。

  事實表明,造成重大工業事故的可能性和嚴重程度既與危險物品的固有性質有關,又與設備、設施或場所中實際存在的危險物品的數量有關。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如何有效地預防和控制重大工業事故的發生成為世界各國社會經濟和技術發展的重點研究對象,重大危險源系統控制論應運而生,并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重視。歐盟、美國、澳大利亞、印度、泰國等國家和地區都頒布了一系列有關預防重大工業事故的法規和標準,1993年第80屆國際勞工大會通過了《預防重大工業事故公約》和建議書,該公約要求各成員國制定并實施重大危險源(重大危害設施)辨識、評價和控制的國家政策,預防重大工業事故發生。

  預防重大工業事故的核心要求是辨識、評價和控制重大危險源或稱重大危害設施。本文簡要論述根據中國重大危險源現有的研究結果,控制技術應用現狀,及現有法律、法規對重大危險源監控管理要求,提出企業重大危險源監控管理和控制對策。

  二、 相關術語及概念

  事故是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環境破壞、違背人們意愿的意外事件。事故的發生往往伴隨著能量和危險物質的意外釋放。

  重大事故是在一項活動過程中發生的重大火災、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給現場人員、公眾帶來嚴重危害,或對財產造成重大損失,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危險源是導致事故發生的根源,是具有潛在意外釋放的能量和(或)危險有害物質的生產裝置、設施或場所。

  重大危險源是指長期地或臨時地生產、加工、搬運、使用或貯存危險物質和能量,且危險物質和能量和數量等于或超過臨界量的單元(包括場所和設施)。

  事故隱患是指作業場所、設備及設施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發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事故隱患是控制危險源的安全措施的失效或缺失。

  重大事故隱患是指可能導致重大人身傷亡或者重大經濟損失的事故隱患,加強對重大事故隱患的控制管理,對于預防特大安全事故有重要的意義。

  根據上述對危險源的定義,危險源觸發事故應由3個要素構成:潛在危險性、存在條件和觸發因素。危險源的危險性是指一旦觸發事故,可能帶來的危害程度或損失大小,或者說危險源可能釋放的能量強度或危險物質的大小。

  實際中,對事故隱患的控制管理總是與一定的危險源聯系在一起,因為沒有危險的隱患也就談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對危險源的控制,實際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隱患或防止其出現事故隱患。在實際中有時經常混淆這兩個概念。

  重大危險源同重大事故隱患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概念,前者強調設備、設施、場所中存在的或固有的危險物質(能量)的多少,后者可以認為是出現明顯缺陷(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或管理上的缺陷)的重大危險源。


圖1 安全、危險源、隱患、事故

  圖1表示了安全、危險源、隱患、事故之間的關系。對具有危險、危害的危險源采取可控的措施,危險源就是安全的;而控制危險源安全措施的失效或缺失就是存在著隱患;隱患在一定因素的觸發下,危險源就會造成事故。

圖2 重大危險源與重大事故隱患和事故的關系

  由圖2中可以看出重大事故隱患是包含在重大危險源內的一種特殊形式。

  三、 重大危險源辨識

  防止重大事故發生的第一步,是辨識和確認重大危險源。對重大危險源實行有效控制,首先就要對重大危險源進行正確辨識。企業應根據其具體情況,認真而系統地在內部進行重大危險源辨識工作。對于重大危險源的確認,可根據國家標準GB18218-2000《重大危險源辨識》進行。該標準規定了爆炸性物質、易燃物質、活性化學物質和有毒物質等4類、142種物質及其臨界量,為辨識重大危險源提供了標準依據和方法。同時,按照《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安監管協調字〔2004〕56號),將重大危險源按照不同類型進行確認。9種類型包括:(1)貯罐區(貯罐);(2)庫區(庫);(3)生產場所;(4)壓力管道;(5)鍋爐;(6)壓力容器;(7)煤礦(井工開采);(8)金屬非金屬地下礦山;(9)尾礦庫。《重大危險源辨識》和《關于開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為辨識重大危險源提供了標準依據和方法。

  四、 重大危險源監控對策

  要有效控制重大事故,必須從防止隱患條件和激發條件產生入手,對重大危險源進行全面監控,嚴密監視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狀態,以及向事故臨界狀態轉化的各種參數的變化趨勢,及時發出預警信息或應急指令,把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達到這樣目的需要采取:

  1、在重大危險源現場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并加強重大危險源的監控和有關設備、設施的安全管理。

  2、對重大危險源的工藝參數危險物質進行定期的檢測,對重要的設備、設施進行經常性的檢測、檢驗,并做好檢測、檢驗紀錄。

  3、在生產、儲存過程中可能引起火災、爆炸及毒害的部位,應充分設置溫度、壓力、液位等檢測儀表、報警(聲、光)和安全連鎖裝置等設施。

  4、根據可能引起火災、爆炸及毒害部位、場所,設置必要的可燃氣體、毒害氣體檢測報警器。

  五、 重大危險源控制管理

  重大危險源控制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主要任務是對重大危險源的普查辨識登記,進行檢測評估,實施監控防范,對有缺陷和存在事故隱患的危險源實施治理。通過對重大危險源的控制管理,使企業強化內部管理,落實措施,自主保安,實現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的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具體做好幾下9項工作:

  1、 普查辨識,做好重大危險源登記建檔工作。

  2、 建立健全本單位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規章制度,落實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和監控責任,制定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的實施方案。

  3、 保證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與監控所必需的資金投入。

  4、 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使其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緊急情況下應當采取的應急措施。

  5、 對重大危險安全狀況進行定期檢查,并建立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檔案;對存在事故隱患和缺陷的重大危險源認真進行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發生。

  6、 生產經營單位應將重大危險源可能發生事故的應急措施信息告知相差單位和人員。

  7、 制定重大危險源應急救援預案,落實應急救援預案的各項措施。每年進行一次事故應急救援演練。

  8、 當重大危險源的生產過程、材料、工藝、設備、防護措施和環境等因素發生重大變化,或者國家有關法規、標準發生變化時,企業應當對重大危險源重新進行安全評估。

  9、 貫徹執行國家、地區、行業的技術標準,推動技術進步,不斷改進管理手段,提高監控管理水平,提高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穩定性。

  六、 結束語

  搞好企業重大危險源監控和管理,要立足于從超前防范、源頭控制、主動預防入手,抓重點、抓基礎、抓工作到位、抓制度落實、抓防控到崗。要有效控制事故,要從防止隱患條件和激發條件產生入手,強化監控和控制的管理,遏制事故發生,避免或減少企業員工生命和財產損失。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郁南县| 蚌埠市| 聊城市| 漠河县| 内江市| 基隆市| 石城县| 古丈县| 张掖市| 元阳县| 赤峰市| 会昌县| 始兴县| 泸定县| 安多县| 拉孜县| 泰来县| 临西县| 清水县| 县级市| 南投市| 达孜县| 九寨沟县| 拉萨市| 玉山县| 如皋市| 西丰县| 昌黎县| 元朗区| 康定县| 五华县| 丰城市| 贵南县| 双桥区| 乌拉特前旗| 红安县| 阜阳市| 南开区| 会泽县| 禹城市| 元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