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提到安全誰都知道其重要意義,可在執行過程中落實難基本成為一個通病,常常讓人傷透腦筋,想盡了辦法,可仍舊得不到徹底改觀,主要原因是理念和認識上問題,要解決就必須樹立先易后難的安全意識。
-----先“易”
從目前管理水平和科學水平看:事故都是可以預知預測的,牢固樹立“一切事故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理念。當前石油工業水平還不能實現設備本質安全,作業環境中到處有風險存在,而鉆井本身就是一個高風險行業,加之特定人員風險,設備風險、生產環境風險,實行“人”、“物”、“過程”受控難度較大,地下貯藏著壓力和有毒有害物質,一旦井噴失控,造成后果是災難性的,如果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安全生產就有了基礎。
從安全管理方法上看:只要認真執行好國家、行業和企業規章制度,按章行事,按規操作,就一定能做好安全工作。只要我們具有干好小事的能力,時刻緊繃安全這根弦,干出驚人成績,也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就一定能夠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和業務技能。時常用工作反省用整容鏡,發現問題用顯微鏡,對待隱患用放大鏡,看待工作用望遠鏡照照自己。
作為基層干部安全管理只有照章執行,講的是把事情作對的能力,即執行力。不需要創新能力,在體系運行中創新的東西必須通過變更程序進行審批,否則一律不能實施。因為從HSE手冊、HSE管理程序,作業程序和“兩書一表”,貫穿的是第一責任者承諾的方針目標,如何利用總公司現有管理系統,實現承諾的方針和目標,預防的是管理缺陷,為此體系外運行任何變化都將影響系統的運行效率,甚至引起系統的潑動,產生“蝴蝶效應”,導致管理失敗。
----后“難”
第一難就是一些基層干部“無法無天”,工作只能看一步之遙。首先是對自己行為沒有約束能力和控制能力,缺少法制意識。要知道企業安全規章制度也是納入到了安全生產的法律體系框架之內,遵守企業制度就是遵法守紀,這個概念一定要樹立。“安全為天”,但是在安全與效益選擇面前,大部分人追求的是能看得見的效益,安全生產的效益是潛在,它的顯現是在事故發生之后,人們反省過程中認識的。大部分人對事故沒有親身經歷,所以就無法直接體會到安全生產的絕對重要性。
第二難就是對安全工作是系統工程認識不夠。事故的發生反映的是系統管理缺陷,也就人們常說的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管理缺陷三個方面合成因素構成的。安全管理有技術、有管理和有政策,對安全管理人員要求具備有全面的素質,但是在管理中講的是各盡其職,各負其責,這樣才能形成合力。但是一些部門和單位把安全人員作為代替他們履行擋箭牌和護身符,認為涉及安全的問題理應是安全部門的事。部門之間的工作是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離開任何一個部門的配合就不可能干好本部門的工作。
第三難就是安全部門容易越權行使職權和越界工作,容易造成工作越干越多。由于安全工作具有系統工程屬性,是綜合性的學科,在企業內分屬不同的部門進行管理,安全管理部門作為企業的綜合部門,但一些無人管理的工作都是安全部門的,長期以往就是職責越變越多,工作越管越多。
第四難就是人們習慣執行紅頭文件下發制度,忽視了科學化體系文件的執行。中央企業的烙印,管理行為符合上級紅頭文件精神是全部工作核心和指揮棒,日常執行紅頭文件,用文件管理企業是我們最擅長工作,我們的指標來自于上級,具有強烈政治色彩,不是企業制定的規劃目標。
體系化管理運行方式是世界通行的科學管理方式,但是目前大部分人不熟悉這些管理思路,通過建立體系預防管理缺陷的作用就在一陣高溫之后消失的無影無蹤,部門的管理又回到了傳統管理老路上。這是安全工作最難的,也是關鍵與核心所在。
安全管理就是維護秩序,建立程序。當內外不停變化時無法建立程序。那么我們就從先易后難做起!
上一篇:淺談安全生產管理認識中的幾個誤區
下一篇:黨的十七大 我們前進道路上的航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