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橙色GDP——安全生產的GDP

2008-08-04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摘 要:橙色GDP是一個新的概念。GDP反映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而作為安全生產指標的橙色GDP則可揭示出經濟增長過程中的正負兩個方面的效應變化。橙色GDP應成為評價經濟社會發展質量的標志之一,也可作為經濟增長與社會進步統籌失調的預警信號。

  安全生產與經濟發展關系是安全科學研究中最熱門課題之一。近年來,在我國國民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安全生產形勢一直比較嚴峻,主要表現為各類事故總量較大,工傷事故死亡人數較多和重特大事故發生頻率較高。為進一步認識安全生產與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探討經濟增長等一些宏觀因素可能對傷亡事故演變趨勢的影響,橙色GDP的概念應運而生。橙色GDP是相對原傳統GDP和環保的綠色GDP而言,橙色是傳統的安全警示色,橙色GDP涵蓋安全生產的一些重要指標,分析安全生產與經濟發展的關系也就是與安全生產有關的GDP。提出橙色GDP目的是使安全生產成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指標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納入我國總體發展規劃。

  1、橙色GDP存在是基本事實

  回顧分析1952-2004年五十多年以來我國工傷事故死亡人數變化趨勢,從曲線變化形態上看,特點是波動幅度較大,但趨勢性和周期性規律不甚清晰。由數值時間分布變化特點分析可以發現,我國工傷事故死亡人數曾出現三次高峰(1960、1978和1994年左右)和三個低谷(1955、1965和1990年左右)。分析三次高峰的出現的背景,可發現有一些共性原因:一是幾乎都出現在我國經濟高速增長時期;二是往往遇有重大的政治運動或重要經濟社會變革;三是政府和企業安全監管力度受到明顯削弱。出現三個低谷的原因也有共性特點:一是幾乎都處于我國經濟增長較緩慢時期;二是國家和企業重視安全生產且各方面投入較大;三是當時監管體制、機制通暢,執法力度較大;四是處在嚴肅處理重特大事故之后。這些分析表明我國安全生產形勢受經濟社會宏觀因素影響十分顯著。

  通過對1974-2004年有關的統計分析數據顯示,工傷事故死亡指數變化與GDP增長幅度出現明顯的正相關(R=0.86,P=0.0019),具有非常顯著統計學意義。以GDP增長率為自變量,以死亡指數為因變量做線性回歸分析,應用該回歸方程計算的結果顯示,當GDP增長率為8.3左右時,死亡指數可為1.00左右,即提示在這個相應經濟增長水平時,工傷事故死亡人數變化可能相對較為平穩。假定GDP增長率<8.0,尤其是低于6以后,工傷事故死亡人數可呈下降趨勢。而如假設GDP增長率>9.0,尤其是超出10.0后,工傷事故死亡人數上升的機率會明顯增加。這些統計數字提示,在我國目前生產力水平和安全生產監管力度情況下,經濟增長速度對傷亡事故風險的影響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影響工傷事故變化的因素十分復雜,除經濟增長速度外,還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經濟總量變化,產業結構中第二產業所占比重和監管能力與法治力度等許多因素有關,這些因素對安全生產形勢的影響,可以通過國家宏觀干預來實現,而橙色GDP可以成為國家干預政策的參考依據之一。

 

圖1 1974-2003年GDP增長指數變化與死亡人數指數變化時間分布

  2、橙色GDP揭示的事故動力學規律

  GDP能夠反映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總量、投資與生產規模,需求與消費規模,通過不變價GDP可計算經濟增長和變動的情況,但它目前不能較全面反映社會發展的水平,更不能反映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負面影響。而長期以來,我國對其負面作用尤其是社會進步的負面作用研究不多。從經濟循環的基本規律分析,經濟增長速度加快的主要動力之一是來自固定資產投資增量和基本建設規模擴張,由此導致對各種工業原料和產品數量、能源消耗量和運輸能力需求增加,從而刺激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和增加產量以追求效益這一連鎖反應,最終又可推動經濟增長速度加快,主要表現GDP增長這一正反饋鏈條。反之,如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就可造成投資減少和基本建設規模削減,使社會各類生產資料總需求減少,進而導致企業生產活動縮小這另一類負反饋鏈條(參見圖2經濟循環模式部分)。

 

A:經濟增長速度   B:基本建設規模    C:社會物流需求
D:企業經濟活動 a:工傷事故風險 b:傷亡人數 c:經濟損失和社會和諧失調 d:發展成本 
+:正效應    —:負效應

圖2 經濟發展與事故風險反饋關系

  從傷亡事故動力學角度分析,可以得另一類循環模型。首先是在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和提高產量背景下,從事高風險作業人數和總工作時間增加,工傷事故社會風險值加大,如果同時企業安全生產投入又不足,致使企業發生傷亡事故概率上升和可能導致生產活動中傷亡人數相對增加,由此可增加經濟損失以及出現社會和諧失調,這兩者的后果則是經濟社會發展總成本上升,據聯合國估計,各國由于工傷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平均高達GDP的4%左右。我國各類工傷事故高發情況可能更為嚴重,從而會對GDP的增長造成直接和潛在的負面影響也非常可觀。反之,在工傷事故總風險下降的條件下,也可產生傷亡人數下降,損失減少,促進社會和諧和減少發展成本,有利于GDP增長的正面效應(參見圖2事故風險動力部分)。

  以經濟增長和事故風險為結點,把經濟循環模式與事故風險動力這兩個循環模型用閉路反饋的方式聯接起來,就會發現傷亡事故風險與經濟增長速度上所具有的關系。一方面由于經濟增長加速可能增加傷亡事故的風險,反過來傷亡事故風險又對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另一方面經濟增長放緩,可能減小傷亡事故風險,而事故風險減少又可對經濟增長產生正面效應。

  3、橙色GDP指標體系

  橙色GDP主要是反映安全生產的基本狀況,其指標構成大致可由三部分構成:第一部分主要是反映事故總量的絕對數量指標,如事故總數、傷亡總數、經濟損失總量及其分類等;第二部分是反映嚴重度的相對數量指標,如百萬工時事故率,年十萬人死亡率、重傷率、輕傷率和經濟損失率等;第三部分是反映基礎性和趨勢性的風險概率指標,如國民基礎風險概率、行業風險概率、現實風險率、相對危險度和最低可接受風險值等。這三部分統計參數形成橙色GDP的量化指標體系,既作為安全生產工作的基本統計量,也可篩選其關鍵指標如傷亡和經濟損失總量,百萬工時事故率和年每十萬人死亡率,現時風險率,相對危險度和可接受風險值等進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指標體系之中。同時還應深入研究安全生產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正負兩個方面影響的關系,作為調整橙色GDP指標的依據。

  4、橙色GDP應用前景和困難

  橙色GDP的提出,其意義并不在于概念的本身,是要強調傷亡事故與經濟發展的緊密聯系和反饋性調控作用,從而有助于適應經濟與社會和諧發展。橙色是通常使用的安全預警色,橙色GDP能夠作為評價經濟社會發展質量的指標之一,同時也可以成為監測經濟增長過熱以及經濟社會統籌失調的預警信號,有助于建立完善循環型社會的管理體系,也有利于實現循環經濟的總體戰略目標。

  以人為本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目標,為實踐“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必須努力避免和減少生產活動對廣大勞動者生命財產造成的威脅和傷害,使他們切實能分享到發展帶來的成果和真正體現國家主人翁的尊嚴。“安全是風險的隸屬度”,從概率理論上講,作為隨機事件,很難做到絕對避免不發生任何傷亡事故,但工傷事故控制水平應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總目標相協調,工傷事故風險水平也不應超出國家與社會的承受能力。橙色GDP就是強調針對國家不同發展階段,確立經濟發展與安全生產之間有一個和諧的度。

  總結我國安全生產工作的歷史經驗,在現有經濟體制和管理模式下,通過法治和經濟結構調整的國家宏觀干預非常有效。例如在上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在經歷了我國第二次事故高峰之后,雖然經濟增長速度較快,但國家通過強有力的宏觀干預,使事故明顯減少,死亡人數大幅下降,在十年的時間里,安全生產形勢一直較為穩定,這也是自覺或不自覺應用橙色GDP有效性的證明。

  橙色GDP這一命題跨越許多學科領域,涉及到復雜的理論問題并且會受到棘手的方法學困擾,而且有些難題,如統計數據的準確性,用常規的科學方法很難解決。因此,在提出這些認識并對其進行演繹的時候,須強調應用這些模型的邊界條件。目前,橙色GDP只是提出一個初步的假說,并不是一個完整的科學概念,具有開展系統深入研究的很大冗余空間。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昌县| 丁青县| 旺苍县| 灵川县| 洛阳市| 田林县| 博客| 朝阳市| 柞水县| 嘉定区| 宜良县| 涞源县| 建宁县| 钟祥市| 清涧县| 特克斯县| 临澧县| 剑川县| 巴马| 长葛市| 四平市| 阿巴嘎旗| 田林县| 周口市| 阳春市| 彭泽县| 新乐市| 吉林市| 宣威市| 九台市| 滕州市| 承德县| 乌恰县| 三门峡市| 多伦县| 白水县| 义马市| 景宁| 东安县| 革吉县| 烟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