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安全生產執行力是確保安全生產監管到位的有效手段。就目前看,安全生產在執行力方面對外表現為:執法環境不優、輿論氛圍不濃、領導重視不夠、工作力度不大;對內表現為:體制機制不順、落實手段不多、制約措施不硬、部門合力不足。在許多基層“嚴格不起來、落實不下去”仍然是安全生產落實難、執行難的主要問題;主要的原因是,普遍存在的重經濟、輕安全,重生產、輕安全,抓安全生產主要還是靠會議部署、下發文件、例行檢查;而真正從強化企業主體意識和責任,提高人們的安全意識和素質,破解安全生產的重點、難點上下功的少。導致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在執行中打折扣。為盡快改變這種狀況,安監部門作為綜合監管部門要積極作為,在爭取黨政及社會支持,理順體制機制上下功夫,著力提升安全生產執行力,推動安全發展。
一、牢固樹立安全發展觀,營造有利于提升安全生產執行力的氛圍
1.思想認識到位。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安全發展”理念,確立了安全生產在科學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新安全觀的提出,打破了唯GDP論英雄的政績觀,明確提出了抓安全生產也是政績。要求各級黨委、政府把抓好安全生產作為解決人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把人的生命、健康擺上第一位 ,在以為人為本中首先以人的生命為本,在科學發展中優先安全發展,在構建和諧社會中優先關愛生命,切實維護人們群眾的生命權、健康權。
2.宣傳發動到位。安全生產是社會課題,要發動全社會的廣泛參與,通過宣傳安全發展理論,使政府、企業、社會、群眾聯動起來,變“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宣傳要講實效,改進宣傳方式,政府要做好公益宣傳、督促主流媒體做好安全宣傳;安監部門和相關負責部門要做好專門宣傳、專業宣傳,把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安全問題,用群眾語言開展宣傳;讓法律知識、安全常識進入尋常百姓家;宣傳、文化、教育部門要把安全法規和知識演繹成文化娛樂節目,讓群眾寓教于樂;企業要強化社會責任意識,創建安全文化,形成企業安全自我教育、自我養成、自我保護的企業文化氛圍;通過以上多種形式,使安全生產法規知識進鄉村、進社區、進機關、進企業、進校園,在全社會營造“要我安全是愛護,我要安全是覺悟”的新安全氛圍。
3.組織領導到位。安監部門要積極爭取和依靠黨委、政府的支持,把安全生產列入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一是在領導上加強。黨委、政府都要有得力的領導分管安全生產,政府領導成員必須全面落實經濟工作與安全生產的一崗雙責制;二是議事制度化。黨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要定期或不定期研究安全生產,使安全生產的治本政策在經濟發展中得到很好體現和落實,在源頭上把住審批關、許可關,使安全與經濟、安全與社會發展同步實施,協調發展;三是在保障上支持。對安監隊伍建設的人員配備、工作經費、裝備設備、教育培訓給予有力支持。四是協調重大問題。對安監等涉安部門在工作中遇到的重點、難點問題及時給予研究解決,對安全生產工作涉及跨行業、跨部門、跨區域的問題給予及時協調解決。
二、完善安全監管體制機制是提升執行力的有效保障
1.健全的隊伍是提升執行力的根本。
落實工作關鍵在人,關鍵在基層,F在的縣級安監部門普遍才幾個人,要承擔綜合協調、宣傳教育、監督檢查、行政執法、事故調查等各項工作,如果完全按照檢查、立案、調查、聽證、復議等程序來做,現有的幾個人根本做不了,鄉鎮安監站沒有正式編制,多數干部是一身多職,使縣、鄉安監干部成為“萬金油”。因此,提升執行力,首先要爭取落實機構、擴大編制,配齊配強安監干部,增加法律、安全專業技術人員,讓安監人員有施展才能的空間和機會,還要提高福利待遇、解決裝備設備等硬保障問題,做到待遇留人。
2.干部能力素質是提升執行力的保證。
現有大多數基層安監人員都是從政府其他部門調劑而來,是安監戰線上的新兵,雖然有經過實踐的鍛煉,但普遍存在法規不熟悉、業務不專、不精的問題。因此,強化安監干部法律法規,監管業務的培訓是提升執行力的必要保證。上級安監機關要創辦安監干部學校對安監人員進行專業系統的培訓,每年還應分級組織干部輪訓,讓干部具備基本的法律知識、專業知識,提高他們的分析能力、組織能力、表達能力、應變能力。同時,還可實行干部交流掛職鍛煉,基層執法人員可到省、市機關業務處室跟班學習;省市機關業務處室應在各設區市選擇條件較好的縣(市、區)建設執法示范點,通過能力素質的提升,使安監干部在執法過程中不錯位、不缺位、不越位。
3.加大投入,解決執法基本建設問題。
安監干部工作風險高、責任大、工作艱苦、待遇低是個普遍問題。而且基層安監執法缺裝備少設施,執法中工作人員基本靠眼看、鼻聞、耳聽、手摸等原始方法,沒有檢測探測、物質分析等專門儀器,甚至連照像、攝像器材都不全。執法人員也沒有防護裝備,最多只有一頂安全帽,一本執法證,可以說是冒著自身危險抓安全,雖然國家總局出臺加強裝備配置的要求,若按照國家標準配備可以使安監執法水平邁上一個新臺階,但現實是裝備經費都要地方政府承擔投入,在連日常工作經費都靠“要”、靠“捐助”的許多地方,基層安監局只能是望裝備興嘆。為此,建議上級機關加大對財政資金的統籌協調力度,能否以省或市為單位,爭取有利政策,確保安監設備經費得到保障。
4.服務與執法并重是提升執行力的重要手段。
安監執法的終極目的是改善企業的安全生產條件。既然明確了企業的責任主體地位,安監部門對企業就不是一種簡單的監管,而是要政企互動,構建和諧政企關系。因此,一方面,建立良好的政企關系對于提升安監執行力有積極的意義,良好的關系來源于我們的服務,這就要求安監干部樹立良好的服務意識,在執法中立足企業換位思考,多想我能為企業做什么?企業需要我幫助什么?積極推出優質服務的舉措,為企業涉安事務提供便捷高效服務。另一方面,要突出執法,依法行政;由傳統的靠行政命令、紅頭文件管安全,轉變到依法行政、依法監管、依法治安的軌道上來,并在執法中做到寬嚴相濟,“寬”就是在責任制落實、建章立制、教育培訓上重在指導、幫助、完善,“嚴”就是查處隱患不放松,發現隱患不放過,整改隱患不留情,堅決克服生硬執法、簡單執法、粗暴執法,樹立嚴格、文明、公正、清廉的良好執法形象,使安全執法具有公信力,讓安監成為企業職工生命安全、身體健康的保護神,從而取得企業對安監部門的信任、理解和支持,讓黨和政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在各類企業得到廣泛落實,讓安全生產成為廣大企業主和產業工人的自覺行動,讓安全生產成為政府、企業、社會的共同目標,從而推動安全發展觀的落實。
上一篇:依法行政不能局限于懲罰
下一篇:有技能才會有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