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為30年來中國經濟崛起的道路,做了一次最清晰與準確的注釋。而“平安奧運”留給我們的感受,則是綻滿了煙花的夜空中,一朵最大最亮的記憶。當然,也是最美的。
經歷了近日頻發的生產安全事故,人們更加痛切地感受著“安全”這兩個字,對這個社會有著怎樣重大的意義,同時,也把人們迅速從奧運輝煌的喜悅中,拉回到我們身處的社會現實里。
一條條逝去的生命在不斷提醒我們:安全生產形勢不容樂觀,各種矛盾與沖突可能在短期內更加凸顯。只有更根本、更深層次地去探討與解決問題,嚴峻的形勢才可能得到大的改觀。
北京奧運的長久影響究竟是什么,目前誰也難以說得確切。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奧運過后,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會得到進一步的推進,改革的事業已經步入深水區。安全生產矛盾集中的能源、化工、建筑、交通以及其他公共事業等領域,其中所存在的多層次與多向度的錯位,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去一一糾正。
諸多的缺憾中,尤其要提到的,是安全生產基礎薄弱的癥結。我們需要進一步弘揚安全文化,不斷完善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并進一步制定與之相配套的細則,以更加嚴肅的法治態度,去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
近日,國務院在北京召開全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張德江同志在會上強調,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認真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在全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動員大會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提高對安全生產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認清形勢,落實責任,積極采取過硬措施,切實加強監督管理,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促進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
面對現實的困境,我們期待著一次偉大的鳳凰涅槃!
上一篇:施工安全不容忽視
下一篇:安全發展的重大政治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