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兩會上,一些政協委員在談到隱患治理時,都強調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的重要性,指出任何人機系統都存在出現失誤的可能性。在安全生產工作中,人犯錯誤就是隱患,要千方百計地降低人犯錯誤的幾率。
在數理統計中,有一條重要的規律叫作墨菲定律,即:如果客觀上存在著發生某種事故的可能性,不管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小,當重復去做這件事時,事故總會在某一時刻發生。也就是說,只要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存在,不管可能性多么小,在某個時刻這個事故遲早總會發生。人的錯誤操作是人機系統中的一種非正常狀態,如果這種錯誤操作持續下去遲早會引發事故。
安全防護設備、裝備對確保生產安全是必須的,但設備系統受人控制,人的因素才是第一位的。對安全生產來說,人比設備更重要。在現實生產經營過程中,傷亡事故發生的幾率比較低,因此,也給一些作業人員一種錯覺,即:我這個班上或我這次作業不會發生事故。正是由于這種錯覺,使一部分人產生了僥幸麻痹思想。
僥幸麻痹思想是指由于偶然的原因得以免去災害,而對隱患失去警惕性的一種思想和行為狀態。不少事故發生的事實說明,僥幸麻痹思想是事故發生的重要根源。它往往把某些沒有發展成為事故的偶然現象擴大化,并當作其思想行為的主要依據,忽視或否認隱患在一定條件下必然發展成事故的客觀存在。
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也是僥幸麻痹思想的一種表現形式。隱患作為事故發生的條件,在事故發生前往往受多種情況的制約,而沒有表現為事故,但在麻痹僥幸思想的支配下,這些隱患會因合適的條件而迅速升級,從而大大縮短事故發生的時間。這些不安全的行為,在很多情況下往往直接作用于已經存在的隱患而造成事故。
一些企業在安全生產工作當中,注重對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環境對安全的影響,忽視了對人的不安全行為的研究和管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提高了物的安全狀態從而減少了事故的發生,但如果人的安全意識不提高,麻痹僥幸心理時常作怪,以不安全的行為去操作設備,又會是一種什么后果呢?所以,提高人的安全意識,消除人的安全隱患,是安全生產工作中至關重要的一個方面。要善于在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一方面加強硬件建設,另一方面做好對人員的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強化規章制度的落實和考核,構建企業的安全文化等項工作,通過軟件和硬件的有機結合,推動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
提高職工安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使教育培訓工作收到實實在在的效果。
在經濟學中有一個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在一定時期內消費者消費某種物品,隨著消費量的不斷增加,每新增加一個物品給消費者帶來的滿足程度要比上一個物品帶來的滿足程度低。通俗地講就是:當你極度口渴時,十分需要喝水,你喝下的第一杯水是最解燃眉之急、最暢快的,但隨著口渴程度降低,你對下一杯水的渴望值也不斷減少,當你喝到完全不渴的時候即是邊際,這時候再喝下去甚至會感到不適,再繼續喝下去會越來越感到不適(負效用)。
經濟學中的這個規律,在企業對職工的安全教育培訓中也同樣存在。目前,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對職工的的安全教育培訓千篇一律,多次重復、公式化,給人感覺枯燥無味,甚至使人生厭,使教育培訓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企業在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時,應對教育對象進行分類,并且在教育的內容、形式和手段上不斷改進和創新。如對新職工不僅要提示其注意安全,而且要告訴他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怎樣做才能安全,不安全的后果是什么;對有一定工作經驗的職工,可結合事故案例對其進行克服麻痹僥幸心理和習慣性違章方面的教育等。在培訓方法上除常規的開會、辦班外,也可通過研討會、知識競賽、現身說法、親情互動等多種形式,做到因人施教,內容新穎,方法靈活,使職工喜聞樂見,引起他們的共鳴,不斷提高教育培訓的吸引力,收到傳統教育方式達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