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中,工會的地位逐步升級,其表現為原有的工會是保障職工利益,為職工說話的團體,現在的工會是在以上的基礎上,增加了引導職工提升自我防護意識及自我發現、解決現場問題能力的任務,其中,自我防護意識已通過企業制定并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及對職工的教育、執行中基本完成,職工能通過執行力的提升做好自我防護工作,此項工作的完成,可以說職工已經達到了“能動”的標準,能動,即:自覺遵守、執行各項規章制度。但是,隨著企業的發展,各類設備、操作及地域的變化,現場作業環境也會隨之趨于復雜,且復雜的程度會不斷地變化,因此,企業會逐步更新、完善其各項制度。但是,由于現場變化的不穩定性且部分現場問題不是固有形態,只是短期存在,制度的更新、完善不可能面面俱到,此時,職工自我發現、解決現場問題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如何發揮職業健康安全代表(以下簡稱“安全代表”)在現場的作用就成為工會首要任務之一。
安全代表工作在現場,對現場環境及其變化十分了解,這是確保現場安全的有利條件。但是,如何能不只停留于了解階段,而提升至解決階段,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能動”到“行動”的轉變,這是一項較為系統的工作。在作業區的實際工作中,從教育、運轉、總結及跟蹤循環等各方面,淺談一些自身的體會。
安全代表的教育
安全代表在作業區、在現場到底該充當什么“角色”?有些什么權力和義務?在推進安全代表的初期,對每位安全代表都較為陌生。因為,當時安全代表的意識仍停留在督促周邊職工做好標準化作業上,是以監督、提醒為主,換句話說,初期的安全代表仍停留在“能動”范圍內,甚至部分安全代表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么。此時,對我們的推進工作較為不利,而合理的教育、引導是解決此不利因素的最有效辦法。教育其實很簡單,不需要長篇大論,只需要告訴安全代表他們有些什么權力和義務,或者更直接的告訴他們該做些什么。
例:11噸車在裝載確認作業中,經常發生料斗裝載不符合規定,對我們的起吊造成了不利因素。初期的安全代表發現問題后,會對當班的其它駕駛員進行提醒,但是,他們提醒后就認為起到了作用,并沒有后續工作。通過教育、培訓后,他們的行為就不停留在提醒的階段,而是提出了隱患的上報,從經常提醒意識到上報解決意識,這就是我們教育、培訓起到的作用,也為安全代表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安全代表的運轉
通過教育、培訓,安全代表們有了隱患上報的意識,但是,該如何上報?上報到哪里?這些又成為了安全代表的疑問。這些疑問的解決,從公司、車間直至大隊都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合理化建議、安全代表信息登記表等,都為每位安全代表提供了暢通的平臺。特別是安全代表信息等級表,其格式明確,填寫方便,安全代表有了自己上報的表格后,他們會感受到自身被重視了。
上一篇:班組“安全代表”如何盡職
下一篇:安全生產管理應當注重人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