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好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的關系,是保障安全生產的關鍵。要促進企業經濟的發展,就必須防止和減少事故的發生,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問責”制度,督促并遵守和執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完善生產環境條件,確保生產安全。
安全管理,不但要防止勞動者在生產勞動中出現意外傷亡,也要對危害勞動者健康的一切不安全因素進行糾正和整改。
安全管理不只是靠少數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就能保證的,而是要靠全員、全面、全過程的嚴密管理和對安全規章制度的自覺遵守,安全管理的對象不僅僅是指物和環境,更重要的對象是人。
目前,我們廣大職工的安全技術水平和安全素質還是有限的,有些基層領導和專業技術人員的安全意識還比較淡薄。他們認為安全是安全管理人員的事,與已無關。所以,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安全生產責任制還得不到真正落實,安全生產技術還未達到理想狀態,人、物、環境的本質安全還未達到治本的要求,造成現實生產過程中隱患不斷產生,意外事故時有發生,只要你認真檢查,總能查出幾條不安全因素,潛在的危險令人擔憂,強化安全管理依法治企勢在必行。
實行科學的安全管理,就必須以法律法規為依據,堅持落實各級安全生產“問責”制度,除完善原有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生產各種管理規章制度是奠定企業安全管理的基礎外,還應依法建立企業安全生產的自我約束和激勵機制,并落實到人頭。
加強安全生產法規建設是對企業安全管理的保證,加強作業現場的安全監督檢查和及時整改隱患是提高企業安全管理的關鍵,加強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培訓工作,提高作業者的法制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及自覺遵章守紀是完善企業安全管理的根本。
要實現上述目標,最重要的是各級安全責任人和各專業技術管理人員,不論官職大小,職位高低,都應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認真依法自律的觀念及熟悉所負責范圍的專業安全技能,熟練掌握各崗位安全技術規程和安全管理方法,使生產和安全同步管理,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從人、物、環境的本質入手,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提高職工的安全防范意識,確保生產全過程萬無一失,變治標為治本。
安全管理工作任重道遠,特別是市場競爭白熱化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一旦發生事故后果不堪設想。所以各級管理人員都應意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和自己所肩負的責任,不要讓安全工作流于形式,從而達到真正的本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