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16,華電揚州發電有限公司首創安全生產2 000天紀錄,這是該公司安全生產紀錄之最。
曾經是一年中機組非計劃停運高達14次,如何走出困境,保持安全生產長治久安?該公司抓住人和設備兩個核心要素,將“強化超前防范,嚴格過程管理”的安全理念,貫穿到文化育安、科技興安、機制固安的全過程,闖出了一條安全生產長效管理的新路子。
1 文化育安 引導自我安全
堅持以人為本,大力培育預防為主的安全文化,不斷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提高安全技能和安全防范能力,逐步實現了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會安全”的轉變。
該公司注重“我要安全”意識和“我會安全”技能的同步提高。通過廠報、廣播、網頁、安全簡報、安全錄相、安全圖片展等多種載體,積極營造以零缺陷、零違章保零事故的安全生產氛圍;職能部門堅持到一線、進班組,指導安全活動的開展;開展專題講座、反事故演習、事故預想和技術培訓等內容廣泛的安全技能訓練;以考促學,組織安全知識擂臺賽、安全辯論會、安全勞動競賽,以及黨員身邊無違章、無事故,檢修示范崗,模擬工作票限時找錯等多樣形式的安全競賽;建安全文化長廊,辦安全巡回演講,發起安全簽名承諾,向職工家屬發放安全倡議書,定期進行思想安全性評價,征集安全合理化建議、個人安全格言等。寓教于樂的安全活動,起到了使全員增強安全法制觀念,普及安全知識,提升安全技能的作用!叭珕T安全大討論”、“揚電人看揚電”、“三個想一想”,連續3年創新地開展長達4個月的主題教育活動,通過查管理上的不安全環節、挖思想上的不安全根子、找行為上的不安全苗頭,排技能上的不安全短板,員工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不斷加強,筑牢了安全思想防線,提高了安全技能。強烈的“我要安全”意識和過硬的“我會安全”技能,有力地促進了安全生產。5年來,共有70多位在工作中及時發現重要安全隱患或為排除事故隱患做出突出成績的集體和個人受到公司通令嘉獎。
2 科技興安 打造可靠設備
以設備整治為基礎,技術進步為重點,大力推行科技興安。
針對機組非計劃停運70%是由鍋爐四管爆漏造成的現狀,公司將四管防磨防爆整治作為打造安全可靠設備的突破口,加大技改。公司領導全過程參與設備專項治理和過程管理,標本兼治,在短期內穩定了安全生產。修訂了《防止“四管”爆漏管理規定》, 制訂了《煤種異常運行技術措施》,通過跟蹤分析、及時消缺、多措并舉,鍋爐“四管”爆漏次數下降到目前的0.5次/臺年,在華電集團公司內居于領先水平。
依靠科技進步,實施大手筆技改,機組安全硬件得到全面“升級”。投資8 000萬元,引進當代先進的三維技術,對兩臺機組進行了“脫胎換骨”式的大修增容技術改造,投入技改費用851.2萬元,徹底消除4,5號鍋爐高再過熱器局部超溫和凝汽器長期微漏等重大安全隱患,在不斷提高設備科技含量的同時,積極鼓勵員工圍繞安全生產難點開展QC技術攻關,每年都有一批QC成果運用到生產中。5號鍋爐后包過熱器下聯箱插入式管座多次帶壓堵漏,通過技術攻關,將110只管座改為加強型,消除了安全隱患。近兩年內,公司完成了30多項技術改造項目,有效提高了設備的安全可靠性,機組可利用小時及發電量連年創歷史新高。
3 機制固安 夯實安全基礎
5年中該公司經歷了公司化改制、加入華電集團、領導班子換屆、抗擊非典等重大事件,但安全生產紀錄卻屢屢被刷新,這得益于該公司始終將安全作為“第一工作、第一效益、第一責任”,不斷創新安全管理形式,豐富安全管理內涵,以目標責任、現場管理、質量控制、安全預控、安全共保五到位,確保零事故,形成了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大安全管理機制。
3.1 目標責任到位
實行安全目標分級控制、分級考核,逐級簽訂安全目標責任書,使目標層層分解、責任逐級分擔、壓力層層傳遞、措施逐級落實。充分運用安全風險金抵押金、責任追究制、安全專項獎勵基金和鍋爐 “四管”獎勵辦法等一系列獎懲激勵機制,激發員工安全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1) 發生不安全現象及時召開安全分析會,部門第一責任人上臺“說清楚”,年底對安全目標履行情況獎懲兌現,共有17名責任人分別受到離崗、試崗和扣發獎金的責任追究。
(2) 充分發揮安全檢查在安全目標責任落實中的作用,每一次安全檢查從形式到內涵都立求新意不減,務求實效。帶著提綱檢查是該公司抓安全的一大特點。班組自查、部門抽查、職工代表巡查、公司普查,有的放矢、環環相扣,以查促改、查改結合,把不安全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強化了超前防范。針對4號鍋爐運行中曾出現過的熄火問題,公司領導親自督查,消除了粉倉泄漏重大安全隱患。
3.2 現場管理到位
(1) 現場管理檢查的觸角延伸到安全生產的每一個節點和薄弱環節。依托安全保證和安全監督兩個體系,創造性地發揮1個安全值日官、2支安全監督隊伍、3級安全生產網的作用,確保了3次大修沒有發生1起人身傷害和設備安裝事故。
(2) 狠抓“兩票三制”管理,強化開票責任,嚴格簽發程序,講究票面整潔,嚴肅操作紀律,加強操作過程把關和監護,確保了重大操作萬無一失,有23人電氣萬次操作無差錯,兩票合格率、操作正確率均保持100%。
(3) 突出巡回檢查質量的檢查,不斷調整設備巡查路線,通過發放設備巡回檢查跟蹤卡,進一步細化巡查的標準,提高了巡查要求。2004年有8項重大設備缺陷被及時發現處理,正確地處理了5號機組切機保護動作等5起突發設備故障。
3.3 質量控制到位
以技術規范化管理為主線,制訂了設備缺陷管理、檢修一次啟動成功率等有關管理考核制度。
(1) 實施“誰檢修誰負責、誰驗收誰負責”、“誰簽字誰負責”的設備質量責任追究制,確保檢修項目達到預期質量目標。5年來連創3次機組大修全優,其中5號機組大修技改創全國同類型機組大修全優。
(2) 加大設備缺陷閉環管理考核力度,完善和優化公司MIS網絡設備缺陷管理系統,小缺陷不過班,大缺陷不過天,一時不能消除的缺陷制定措施,做好跟蹤,限期消除。2年中,共消除缺陷1 861項,主設備消缺率100%。
(3) 高度重視特殊運行方式下、設備存在薄弱環節時的安全運行,先后制訂了102項運行技術措施,確保了運行人員技術安全。
3.4 安全預控到位
運用安全性評價提升安全工作水平,理清安全工作思路。
(1) 深入開展全員危險點分析和安全互保活動,將“強化超前防范,嚴格過程管理”的安全理念落實到每項工作細節之中。2003年,共征集、處理危險點446條,從源頭上鉚緊了“安全鏈”。2004年10月該公司通過華電集團公司安全性評價專家組的查評,對查評中存在的問題,認真制定了整改方案,做到項目、資金、工期、責任人四落實。
(2) 全面細致地做好鍋爐“四管”臺帳資料的完善,現狀跟蹤分析,總結隱患規律,為設備整改或更新改造提供依據。利用每次停爐開展排查隱患工作,2003年5號機組大修中查出并處理有缺陷的受熱面管30余根。2004年5號機組C級檢修中對省煤器螺旋鰭片管翻排檢查,針對制造存在的隱患,制定有效的防磨方案,保證了機組修后安全運行。
3.5 安全共保到位
企業目標與員工個人目標有機結合,形成“我會安全”到“我保安全”的全員共保安全態勢,安全基礎進一步夯實。面對前所未有的煤荒,為確保完成迎峰度夏安全保電任務,燃料生產部攻堅克難,全年摻配煤近90萬t,沒有出現一例摻配煤質差錯。為防止鍋爐熄火和火嘴燒壞,發電部制訂安全技術措施,做好技術監督和指導,及時了解煤種摻配和原筒倉存煤狀況,增加煤質取樣化驗次數。運行人員嚴格執行異常煤質運行操作卡,加強火嘴的檢查和運行調整。各專業密切配合,充分做好事故預想。領導員工協力同心,2004年發電量達到31.12億kW•h,首次突破30億大關。
安全工作永遠是零起點,只有更好,沒有最好。
上一篇:“三不”檢查夯實基礎
下一篇:保證安全評價工作順利進行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