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對于如何做好安全生產,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筆者認為要搞好安全生產必須突出一個“實”字,腳踏實地,從細節做起。
安全生產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涵蓋了“人、機、料、法、環”等生產要素的各個方面,單靠少數人是難以奏效的,只有全員重視起來,全員行動起來,扎扎實實做好安全生產的每一個細節,把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才能筑起安全生產的千里長堤。
浮躁是安全生產的不“實”之舉。不乏這樣的企業,不顧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一味追求利潤最大化和短期效益,壓縮和擠占改善勞動條件的資金,削減和削弱安全職能部門,導致事故頻發,更有甚者,好大喜功,粉飾安全,做表面文章,領導要安全檢查了,軟件硬件突擊一番,領導面前,山吹海擂,潛臺詞無非是說:我安全有功。而其實際收效卻微乎其微。
預防事故的關鍵在于提高人們的安全意識,夯實安全工作的細枝末節。仔細想來,安全生產也實在不需要驚天動地的夸張之舉。“患生于所忽,禍起于細微”。安全生產首先要筑牢思想上的堤壩,堵塞“蟻穴潰洞”,杜絕“三違”,方能使事故無隙可乘。可反觀我們的周圍,反其道而行之的行為不乏少數:安全帶要求“高掛低用”,有人卻“低掛高用”;有人開閥門不用手而用腳踹,還美其名曰:省事;有人夏天作業袒胸露臂還振振有詞:涼快!……凡此種種,他們頭腦中根本沒有安全這根弦,從另一方面講,這是一種拿自己生命開玩笑、對他人生命不負責任的行為。
安全生產貴在常抓不懈,抓出實效。總結以往發生的事故,很多都是交接班不嚴或檢查不實,疏忽大意所致。眾所周知,煤炭企業是安全事故高發區,客觀上加大了安全生產的難度,這在一定條件上要求企業的規章制度不但制定要細,而且更要落實到位,要遵循安全生產的規律,結合企業的安全生產實際,制定翔實嚴密的規章制度,并且不折不扣地落實,不厭其煩地講、學、用。時下,強調安全動輒嚴管重罰,一方面體現了管理層抓好安全的決心,但另一方面,對違章處罰的后期教育要到位。落實“四不放過”原則的同時,真正起到以點帶面的教育實效,如果相同的主體一再重復相同的事故行為,則應該視為安全管理的敗筆。
安全教育要“實打實”。不少企業在安全教育中時常走入這樣的誤區:為了應付檢查或建章立制的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突擊考試,然后,給出分數打包完事。須知,正規的“三級”安全教育,定期不定期的安全技能培訓,應知應會學習演練和一以貫之的安全標準化達標驗收,才是安全生產的源頭活水,當然,安全教育的多樣化和教育手段的創新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為,安全教育在經歷了一段時間或取得一定成效后,人為的刺激會淡漠,長此以往,人們對刺激的敏感性就會降低,反應遲鈍甚至會不起作用,就如同不是每次違章都必然造成事故,以至于久而久之使人麻痹,在不經意間事故就發生了。因此,從宏觀而言,安全教育要警鐘長鳴,微觀上做,又要力戒枯燥乏味的說教,以不斷變換形式的創新教育,進行間斷刺激,減少職工對安全教育厭煩和逆反心理,增加興趣,從而使安全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何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有其內在規律性,事故的發生也不例外,只要我們洞悉于此,實實在在地抓了安全,則平安就會時刻伴隨在我們身邊。
上一篇:安全管理貴在提高執行力
下一篇:對搞好班組安全管理工作的幾點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