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責任重于泰山”。只有在安全生產工作實踐中努力做到認識高水平,領導高層次,工作高標準,隊伍高效率,手段高科技,才能有效夯實安全生產的基層基礎。
一、認識高水平,解決重視程度不到位的問題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安全生產理論認為,一切事故的發生,不外乎三個方面的原因: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管理方面的缺陷,而這三大原因都與管理者的思想認識有著直接的關系。無論從我黨執政的理念,還是從政府承擔的職能和目前面臨的形勢來看,各級各部門都要進一步提高對安全生產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一是從我黨執政為民的理念上看,安全生產是一項政治任務。安全生產工作是愛民、安民、富民的工作,是一項確保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基礎,如果連基本的公民生命安全都不能保障,就會引發嚴重的社會問題。因此,安全生產工作不僅代表著經濟發展水平,更重要的是體現著黨委政府的執政水平,反映的是黨執政的能力,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二是從我們面臨的安全生產形勢看,保持安全穩定是一項莊嚴承諾。盡管目前安全形勢在明顯好轉,但各類重特大事故仍時有發生,事故總量仍然偏大,一些隱患長期沒有得到消除,面臨的任務十分艱巨。面對安全生產工作的艱巨性、長期性、復雜性和極端重要性,各級各部門要認識到抓安全就是抓效益、抓安全就是抓發展,確保在安全上不出問題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三是從我們肩負的責任看,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是一項神圣使命。企業是安全生產的主體,政府是安全監管的主體,依法抓好安全監管是政府對人民生命安全負責的具體體現,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有義務和責任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如果在安全生產上不盡職不盡責,造成安全生產上出問題,不僅要在經濟上付出代價,而且在政治上是瀆職、失職、不盡責,因此必須在思想上真正重視安全生產工作,警鐘長鳴。
二、領導高層次,解決工作協調不得力的問題
安全生產涉及各行各業、關乎千家萬戶,需要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共同關注。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各級政府主要負責人、各部門主要負責人承擔第一位的監管責任,各企事業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承擔第一位的管理責任。安全生產的責任是三個層面的“一把手”工程,需要主要領導同志統籌安排,各部門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配合、齊抓共管。一是組織安全生產活動的領導層次要高。當需要開展聯合行動的時候,因工作職責、任務不同,有可能會發生部門之間協調困難,事難辦的情況,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組織者。如果主要負責同志不出面親自上陣,許多需要相互協調的事情就會被擱置,無法解決,不僅耽誤時間還容易產生矛盾。遇到這種棘手的問題,主要負責同志要主動靠上親自抓,形成工作有人管、責任有人擔、任務有人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二是領導的責任心要高。抓安全生產工作不能作“甩手掌柜”,掛著虛名卻不干事是安全生產工作的大忌,主要領導要擁有強烈的事業心、高度的責任心,牢固樹立憂患和責任意識,始終牢記肩負的使命,親自下基層抓,監管部門認真研究解決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安全生產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組織制訂和落實安全防范措施,不斷解決安全生產工作中出現的各類新問題,確保盡職盡責。三是領導的業務能力要高。領導干部在安全生產工作上要當內行人,真正懂安全,掌握安全生產基本知識,了解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談到安全生產的時候不是夸夸其談,不是照本宣科,不是紙上談兵,也不是人云亦云,而要善于抓關鍵、抓重點、抓薄弱環節,看現場時突出重點、講話時一語中的,為各分管領導、監管部門帶好頭,樹立工作威信,落實分管領導具體抓、專門機構跟蹤抓的工作思路,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合力,上下聯動,解決安全生產“老大難”的問題。
三、工作高起點,解決工作標準低的問題
作為政府,在安全生產工作上承擔了事故預防、行政許可、日常檢查以及事后救援的各項工作。無論是哪個環節出了差錯,都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要做好安全生產工作,不能用“合格”的成績交付答卷,要確保做到萬無一失。只有確保每個環節都沒有紕漏,用高標準、嚴要求去對待,才能對人民交付滿意的答卷:一要時刻保持工作高標準。安全工作具有高度的專業性、技術性和復雜性,因此,絕對不能敷衍了事,馬虎行事。安全生產來不得半點虛假,檔案造假、現場造假、設備造假等等現象最終會害人害己。無論是經常性的工作,還是臨時性任務,特別是突發性情況,都要高標準按照章程規范運行,認認真真對待每項工作,把各項工作做精、做細、做實。二要事故預防做到高起點。安監工作總結起來其實就是事前預防、事故救援、責任追究三大塊。這三大塊環環相扣,就像三大防線,要想不出事故就必須突出抓好第一環。只有第一環抓好了,后面的兩環才不會出問題。做到高起點管理,“關口前移、重心下移”。緊緊抓住行政許可、隱患排查、應急管理等工作,把問題解決在源頭。三要安全投入做到高額度。縱觀一些事故的發生,大部分是非法生產、違章作業發生的事故。就基層而言,由于企業規模小、經濟承受能力差,業主不舍得投入,導致大多數企業工藝設備落后、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事故隱患較多。因此,各級各部門,特別是各企業一定要加大安全投入,及時淘汰落后的工藝技術設備,努力提高安全裝備水平,實現本質安全。
四、隊伍高效率,解決執行力不強的問題
高效率是建設服務型安監隊伍的前提。安全生產涉及到每個人的生命安全,也是群眾最關心的問題。全市各級各類安監人員要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堅持“以人為本”,嚴格執行服務承諾、首問責任制、限時服務制等規定,采用“安全約談”等方式,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堅持文明服務、用心服務,以更人性化的方式做好監管工作:一是面對上級下達的指示要高效率傳達。上報材料等重復性的工作按時辦,及時把情況反饋給上級政府機關。季節性的檢查等工作經常辦,提前做好籌劃工作。傳達惡劣天氣停產通知等突發性的工作需要立即辦,確保關鍵時刻不出問題。二是服務群眾時要高效率做事。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是為了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堅決克服辦事拖拉,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現象,杜絕無故拖延不辦、行政不作為、行政亂作為和“吃、拿、卡、要”現象,培養紀律嚴明、辦事高效的工作作風。三是協調性工作要高效率完成。有時辦理許可證或者處理各類事故舉報時,牽扯到多個單位,需要相互配合。無論是哪個單位,都代表著政府的形象,在嚴格依法行政和確保許可質量的前提下,妥善處理人員少與工作量大、辦件時間集中的關系,規范辦事程序,簡化工作流程,讓群眾少走彎路,多辦實事,切實做到優質、高效、便民。
五、手段高科技,解決監管手段單一的問題
安全監管部門必須適應時代的要求,積極實施“科技興安”戰略,利用監控手段、電子信息、網絡通訊、高端設備等,把高科技手段作為安全監管的重要方式,多種形式創新監管,多種手段全面推進,多種渠道廣泛使用,實現全面覆蓋的多級網絡體系,提高監管成效。一要利用現代媒體,搞好宣教培訓工作。充分利用電臺、電視臺、報紙及網絡等媒體,使安全生產宣傳有影有聲、有圖有文,搭建好群眾與政府的橋梁,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二是利用網絡通訊,促使傳統監管與信息監管相結合。加快推進“科技興安”戰略,促進信息網絡技術在安全生產監管領域的廣泛應用,為安全生產監管工作提供強有力的信息支撐。三是選用自動控制和聯鎖裝置,提高工藝裝備的安全可靠性。要加大企業工藝設備的改造力度,對涉及易燃易爆化學品、劇毒原料等危險工藝的化工裝置,要確保選用安全可靠的自動化控制儀表、聯鎖保護系統,配備必要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氣體泄漏報警系統和火災報警系統,提高裝置安全可靠性。
安全生產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只有進行時沒有過去式。各級各部門要時刻以“高”字警示自己,以“高”字要求自己,努力把安全生產工作做扎實,為經濟和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上一篇:天氣突變掌握4點滅火救援技巧
下一篇: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常見“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