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媒體相繼報道了四川、貴州、江西、湖北、浙江等多地出現了干旱,甚至是嚴重干旱災情,人們的正常生活用水困難,生產嚴重受阻,可謂損失巨大。
可誰曾想到剛經歷了嚴重干旱的災民,又被突如其來的強降雨推到了抗洪的風口浪尖,可謂是水火兩重天。6日、7日我國南方部分省、市,遭遇一場持續的強降雨,貴州、浙江、江西、湖南等地出現罕見的旱澇急轉,貴州望謨縣遭遇特大洪澇災害,截至7日上午8時,據初步統計,已經有14人死亡、35人失蹤;湖南因暴雨成災2.7萬人緊急轉移;江西強降水導致50多萬人受災……。據最新預報,長江中下游地區將再迎來新一輪較強降水過程。
筆者也由此聯想到今年的黃河防汛形勢,從洪水發生的規律來看,自1982年以來,黃河已有28年未發生大洪水,發生大洪水的時間越來越近。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我國極端天氣事件明顯增多,呈現出突發性、頻發性、災害越來越大的特點。歷史資料記載,極端天氣頻發年份,黃河亦容易出現大洪水。
要想確保環保黃河安瀾,筆者認為必須做好“五項工作”:一是做好抗大汛的思想準備。要想順利完成防汛任務,首先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視,認清形勢,河務局充分發揮業務部門的參謀作用,充分利用網絡、報紙等多種媒體,廣泛宣傳防汛工作的重要性,使“黃河安危,事關大局”的理念深入人心,提高全民防洪意識;二是做到組織網絡健全、有效運行,全面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項防汛責任制。層層簽訂黃河防汛責任書,明確責任人,落實防汛責任,做到一級抓一級,人人有分工,個個有責任。形成行政領導負總責、全民共參與、自下而上、統一高效的防汛抗旱工作管理體系;三是《防洪預案》早完善,進一步提升應急管理能力。結合多年防汛工作實踐經驗,組織力量反復研討、推敲,確保預案更具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四是嚴格落實汛前早檢查。要求在汛期來臨前進行全面細致的檢查,不留死角,全面掌握防汛重點和薄弱點,做到防汛工作有的放矢;五是做到物資早準備,隊伍早組織、早演練。確保物資供應充足,搶險隊伍“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上一篇:機組安全在“人為”
下一篇:安全生產不可忽視小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