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和諧”已成為一個最響亮的詞語,它包括六個方面含義即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我覺得這六個方面都和安全生產都是緊密相關的,試想生產過程中安全沒有保障何以保穩定、何以促發展,疑與政治之“和諧”空談乎?只有實現了安全生產,職工的生命和健康才有保證,家庭的平安幸福才有保證,人民的安居樂業才能實現,社會的安定和諧才有保障。在當今處于世界和平、經濟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安”之于中國經濟發展、構建和諧社會重在安全生產。
一、安全生產形勢嚴峻,嚴重影響了社會和諧。從安全生產的現實來看,還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出現了大量無行業主管部門的企業,這些私營、個體中小企業安全責任意識淡薄,重生產輕安全現象嚴重,企業作為法律規定的安全生產責任主體,其擔負的安全責任沒有真正落實到位。常常有工人為了趕產量而不顧工廠領導的警示,違反設備操作規程野蠻作業,導致缺胳膊斷腿、甚至威脅到生命;二是安全生產基礎薄弱。不少企業的安全管理制度欠規范,安全措施未到位,職工的培訓教育無很好開展,各項基礎工作不扎實,安全設備設施老化和陳舊。三是“三合一”、“多合一”企業不同程度存在,個別商場、市場、娛樂場所、生產車間等消防設施配備不足,運行不正常,防火措施落實不到位。四是不少從業人員素質低、流動性大,安全意識、安全操作技能、自我保護能力低,“三違”現象嚴重。五是隨著經濟的發展,道路與車輛、人流與車流矛盾越來越突出,機動車(摩托車)無牌、無證、無照現象仍有存在,乘駕人安全意識薄弱,交通安全面臨嚴峻的挑戰。各種事故背后是對安全的輕視而付出的血的代價。據統計中國每百萬噸煤死亡率比俄羅斯高11倍,比印度高15倍,比美國高182倍。中國每年由于公共安全問題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六千五百億元人民幣,約占GDP總量的6%。安全本沒有語言、沒有聲音,在沉重的代價面前,可見安全生產的嚴峻形勢沒有得到遏制。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我們要認真研究構建和諧社會中出現的突出問題,其中,安全生產問題是一個重要問題,事故的發生給社會和諧帶來破壞。社會的和諧應該是人與自然和諧、人與人和諧、人本身的和諧、社會運轉的和諧。而安全事故的發生,本身就是違背了自然規律和科學規律,使人類的物質生產被迫中斷,不能有序進行,人與自然不能和諧。事故導致職工生命的喪失,家庭的破碎,造成人身心的創傷,造成事故受害人家庭、親朋的傷痛,并給其他社會成員帶來陰影,造成人與人、人本身無法和諧。事故導致企業生產經營秩序中斷,政府機關正常工作秩序被打亂,使社會不能和諧運轉,影響著社會秩序的穩定。
二、強化安全生產,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和諧社會的一個基本要求就是安定有序,安全促進安定,安定則社會有序。可見安全生產已成為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我們加快經濟發展的目的是構建和諧社會,進一步規范和加強安全生產基礎工作,提升企業安全生產水平,保持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對社會和諧將產生深遠影響。筆者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安全意識。安全文化,即安全意識。要加強宣傳教育工作,普及安全常識,強化全社會的安全意識,強化公民的自我保護意識。領導干部要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樹立"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真正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時刻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要切實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行業和企業要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安全生產管理原則,落實各種事故防范預案。加強職工安全培訓,確立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傷害的安全生產理念。安全是企業和社會永恒的主題,永遠是企業管理的薄弱環節,真正做到警鐘長鳴,居安思危,言危思進,常抓不懈。大力宣傳安全生產文化,充分發揮縣普法機構宣傳普及安全生產法律常識的作用,提高全社會的安全意識。
(二)規范工作制度,提供安全保障。一是安委會例會制度。定期召開安全生產委員會會議,研究部署階段性安全生產工作。二是執法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充分發揮安委辦的職能,根據工作階段和重點,定期組織相關執法部門參加的安全生產工作聯席會議,通報、研究、安排、協調相關工作。三是安全生產情況督促通報制度。結合各階段工作開展情況,定期組織聯合檢查活動,采取包括聯合排查事故隱患、聯合督辦隱患整改、聯合應急救援、聯合查處安全事故的工作措施,使安全生產工作在安委會的統一領導下,形成各部門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相關執法部門、企業管理部門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切實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三)強化防范,及時發現隱患,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事實證明加強安全預防、可以有效的事先預測到事故隱患,若采取必要措施加以防范、則可以避免事故發生,將事故損失降低到最底線。“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其實質就是預防,只有在預防上狠下功夫,安全才有保障,只有確實搞好預防,才能防患于未然,才能確保安全,真正實現“安全第一”。安全預防是一項重要的戰略措施,必須采取正確的方法和手段,只有與生產的發展相適應才能確保生產的安全。
(四)分清安全責任,加大資金投入。責任心是安全生產的靈魂。企事業"一把手"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第一責任人要切實負起職責,制定和完善企業安全生產方針和制度,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完善企業規章制度,治理安全生產重大隱患,保障發展規劃和新項目的安全"三同時"。要嚴格而科學合理的安全生產問責制,嚴格執行安全生產責任追究制度。設備老化、安全設施缺失是安全的心腹之患,隱患不除,永無寧日。要解決歷史欠賬,消除不安全隱患,加快安全技術改造,需要解決資金渠道,建立安全投資機制。
胡錦濤指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只有動員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參與,才能使這一宏偉目標變成現實;只有人人抓安全,才能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構建和諧社會,安全生產工作是基礎、是保障、是重要內容,希望全社會都關愛生命,關注安全,重視和支持安全生產工作,將安全生產工作“刻在心上,扛在肩上,壓在身上”,共同努力,為實現我局經濟崛起、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下一篇:談談排水管道工程的質量控制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