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1年11月1日開始至2012年3月31日全國開展整治"三超一疲勞"。“十次車禍九次快”,大量的交通事故統計數據表明,多數交通事故是由于超速行駛引起的。客車超員、超速、貨車超載、疲勞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所有事故的50%以上,在此談談對超速行駛的危害及預防對策。
一、分析超速行駛的原因
一是駕駛員交通安全意識淡薄,過于相信自己的能力。有些駕駛員年輕氣盛,生性要強,開車上路不愿落在別人的后面,時時想著超越別人,壓制別人;有的辦事怕耽誤時間,匆匆忙忙提升車速;有的客車駕駛員受經濟利益驅使,多拉快跑,開快車等。這些行為的存在同時也反映出部分車主及駕駛員法律意識和安全意識淡薄,沒有將自己和乘客的安全放地心上。超速行駛、客貨運車輛超員、超載給安全行車帶來嚴重隱患,特別是發生交通事故、車輛自燃等意外情況時,危害性更大。
二是受利益驅使。由于受目前公路貨運運輸車多貨少、供大于求、市場競爭激烈、運費偏低、治超嚴厲等因素的影響,一些駕駛人為多賺錢多拉快跑;客運車為爭搶客源超速行駛,一旦上路就恨不能讓車插上翅膀,一腳將油門踏到底讓車輛飛奔出去。
三是受特權思想支配。極少數領導干部和特殊牌照車輛駕駛人及部份企業老總,自認為自己在社會上有些地位,對交警的管理、超速抓拍不屑一顧,認為憑關系、憑錢能擺平一切,駕車上路目空一切,逢車必超,以顯自己車輛的特殊性和良好的車況。
四是開英雄車。這種情況,通常在新手身上發生,他們的駕齡通常在一至二年,駛駕水平還不夠穩定,情緒也還不穩定,卻常常認為自己有一定的駕駛經驗,此時如有朋友、家人在一旁的時候,為了顯示自己的駕車技術高超,往往超速行駛并采用一些違法會車、違法超車、強超搶會等違法駕駛行為,帶來嚴重交通安全隱患。
五是新車行好路。許多駕駛員認為新車性能好,提速快,控制起來得心應手;另一方面近年來道路建設速度加快,路況較好,視線開闊。車好路好促使駕駛員產生麻痹心理,以為開快點也沒什么問題,給超速行駛埋下隱患。
二、超速行駛帶來的危害
1.高速行駛制動不及時。超速行駛,車輛慣性大,如遇緊急情況不能及時制動,易發事故,如高速公路上的連環相撞就是車速過快而又不能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所致。
2.高度疲勞,易發故障。機動車長時間超速運行,發動機及傳動結構部位處于連續疲勞狀態,極易發生故障,而且超速行駛破壞了車輛在特定環境工作中的指數,加大了車輛的工作強度和負荷,加劇了機件的磨損和損毀。特別對車輪更是不利超速還提高了摩擦溫度,輪胎極易老化和變形,引發爆胎事故。
3.容易側翻碰撞,加重事故損失。另據實驗證明,車速增加一倍,轉彎時車輛的離心力增加兩倍,沖擊力增加一倍,機動車超速行駛不僅極易發生側翻、追尾事故,且會加重事故損失程度。
4、超速行駛時,駕駛人對速度的判斷能力下降。駕駛人在高速行駛時,不但對所駕車輛速度不能正確判斷,而且對行人、非機動車、其他機動車速度也會低估。在超越前車時就易低估對向來車的速度和距離,同時也低估要超越前車的相持距離,在超越前車時易與對向來車發生相撞或刮擦事故。
5.超速行駛易造成駕駛員的視力下降。人的視力隨著運動速度增加而降低。駕駛人對周圍環境與行人的分辨能力大大下降,這是引起超速肇事的重要生理原因。車速越高,駕駛員越注視遠方,視野越窄,越看不清近處的景物,突然出現的情況就很難發現、處理。此外,長時間超速行駛,還會使駕駛員的神經高度緊張,增加疲勞感,使駕駛員不能正確判斷情況而采取錯誤的措施,導致事故的發生。
6.超速行駛有時會使駕駛人的思維判斷失誤。駕駛人在思考問題時除根據感知外,還得借助經驗分析、判斷。在變速行駛時一旦出現意外,即使當機立斷也需要時間考慮,有些事故就是發生在做出決定的這一瞬間。
7.超速行駛還會影響駕駛員的身心健康。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車輛行駛的速度越快,駕駛員的精神就越緊張,大腦皮質興奮性增高,腎上腺皮質醇濃度增加,促使心跳加快,容易造成“高速行車綜合癥”。如果長時間的高速行車,可使心肌疲勞而影響心血管功能,還容易誘發冠心病。另外,如長期高速行駛在普通的公路上,還會產生劇烈的顛簸和振動,會使腦血管產生痙攣,而引起頭疼、眩目、惡心、嘔吐、耳鳴、耳聾等癥狀,從而帶來交通安全隱患。
三、預防和減少超速行駛的對策建議
超速行駛不良交通行為,不但是交通陋習,還是一種危險的交通行為,輕者車輛損壞、駕乘車人輕傷,重的車毀人亡,給交通安全帶來及大的隱患,已成為當前整治的重點,需要采取必要措施加以解決。
一是強化內在自律意識。作為一個合格的駕駛人,必須做到在不同的道路狀況下,嚴格遵守道路交通法規,機動車上道路行駛,不得超過限速標志標明的最高時速,在沒有限速標志的路段,應當保持安全車速,夜間行駛或者在容易發生危險的路段行駛,應當降低行駛速度。隨著道路條件的改善,道路設施不斷完善,車輛技術狀況不斷進步,要求駕駛員根據道路狀況、氣候條件、道路類型,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要求,最大限度地發揮道路的使用效率,掌握好車輛的行駛速度,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保證行車安全。
二是全面開展超速行駛危害性的宣傳工作。根據“文明交通行動計劃”、 “文明交通進企業”、“三超一疲勞”集中整治行動以及正在開展的春運交通安全宣傳等各項宣傳活動,大力宣傳《交通安全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等,同時采取多種形式,開展警示教育活動,進一步擴大宣傳面,讓廣大群眾尤其是駕駛人和運輸專業戶都學法、懂法、守法,為交警部門創造一個良好的執法環境。同時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利用群眾樂于接受的宣傳方式,向大家宣傳、介紹“三超一疲勞”的危害性,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并強調通過典型案例的剖析,進行生動、深刻的直觀教育,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交通安全意識和法治觀念。
三是強化職業道德教育。交警支隊、各大隊要及時深入轄區客運、貨運單位,通過座談交心談心等形式,教育引導廣大駕駛員加強駕駛員職業道德的修養,使駕駛員明白開快車、超速行駛是一種不良表現。促使駕駛員用良好職業道德規范約束自己的行為,真正做到“禮讓三先”、“寧停三分,不搶一秒”、不開斗氣車、不開英雄車,不為了利益,急功近利,只顧競爭,不講職業道德,真正使廣大駕駛人認識到超速行駛所帶來的危害性,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全面提高交通參與者的交通安全意識。
四是強化執法監管力度。在保證日常工作正常開展的同時,科學安排警力,確保有足夠警力參與路面巡邏檢查,加大路面行車秩序整治,采取多管齊下和依法嚴管重罰等措施,從而起到威懾作用。
五是發揮科技裝備優勢。結合交通管理實際,協調政府職能部門,加大專項投入,提高管理效果。可通過配置移動測速儀,建立固定式電子監控設施等有效設施,形成點線結合、動靜結合的監控網絡,實現對超速行駛車輛全方位、全時段的實時捕捉,這樣既保證了數據的真實性,又達到了治理違法行為的效果,也緩解了警力不足的矛盾。
六是嚴查超速、超員、超載及疲勞駕駛交通違法行為。根據公安部交管局統一部署,通過持續開展“三超一疲勞”集中整治行動,堅決把超速、超員、超載及疲勞駕駛行為控制住、管理好,特別是要對客運車輛嚴格監管、嚴肅查處。交警部門要隨時掌握客運車輛的行駛軌跡,發現超速、超員、疲勞駕駛的行為及時提醒公司加強管理,同時嚴厲處罰,堅決遏制住因超速、超員、超載及疲勞駕駛交通違法行為引發的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