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力生產實踐中,人們深感安全工作難做,難就難在安全管理不僅要管設備,還要管人。必須人人重視安全,時時刻刻重視安全,方方面面重視安全。如果有一人大意,一時疏忽或一點工作不到位,就可能釀事故。所以,安全工作千頭萬緒,最根本的是做人的工作。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連鎖理論”認為,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而引發,而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是由于人的缺點造成的。由于人們自身的缺點和對客觀事物認識的不足和錯誤,都會在生產過程中的某一個環節暴露出來,人的因素是人的行為的內因,環境因素是人的行為的外因。我們的責任就在于盡量幫助從事工作的人們糾正缺點,克服缺點,減少事故,盡可能的杜絕人身傷亡和重大設備損壞等惡性事故的發生。
人在工作中有那些影響安全生產的缺點
1、思想上的疏忽。某些生產人員對工作中的安全措施其實是非常熟悉的,他知道如何完成工作任務,知道工作班成員的安全注意事項,卻忽視了自己在工作中的安全,發生事故后分析才知道,問題出在生產現場的負責人或骨干身上。
2、知識和技能欠缺。部分職工工作中只知道按照規定和某些人的指揮干活,不注意提高自己的知識和技能,不了解現場某些工作和操作的目的。某變電站一名運行工巡視設備中發現10KV少油開關漏油嚴重,但是油位指示正常,就按一般缺陷紀錄,沒有向任何人匯報,一直等到月底站長審核缺陷時才發現是假油位,該相開關油快漏完,及時進行了處理,這中間萬一開關跳閘,后果將不堪設想。電氣設備上許多缺陷發展成為事故,都是運行人員沒有及時處理,沒有認識到這種異常能發展成為事故而未采取措施造成的。
3、性格上的缺陷。有些人平時就馬虎、魯莽、懶散,這種不良性格都可能造成事故。這些人往往遇到事情不深入分析,單獨處理問題能力有限,還不愿意聽從他人提示,工作或操作中怕麻煩,走捷徑。有一個運行工,平時與人交往少,行為懶散,一次代理值班長,檢修人員要求打開帶電的10kv開關柜抄設備名牌,他竟無原則將閉鎖裝置萬能鑰匙交給該檢修工,結果使該檢修工觸電燒傷。
4、心理和生理弱點。大量統計資料表明,由于環境突變、家庭失和等因素引起的心理失去平衡或酗酒、恐高癥、眩暈癥、過敏體質、反應遲鈍等生理原因,都可能造成事故。
心理學家經過反復試驗,提出每個人從出生之日起,直到生命終止,都存在著以體力23天、情緒28天、智力33天的按函數周期變化的規律,并按正弦曲線繪制出每個人的生物節律周期圖形,即生理節奏曲線,認為正半周期為高潮期,這時人的心情舒暢,精力充沛,工作成功率高;負半周期為低潮期,這時人的心情不佳,容易疲勞,健忘,工作成績低。正弦曲線與橫軸交點這一天稱為“臨界日”,三個臨界點互不重疊稱單臨界點,兩個臨界點重疊稱為雙臨界點,三個臨界點重疊稱三臨界點。臨界點前后各一天稱為臨界期,臨界期也包括三個周期在負半周的重疊日期。在臨界點和低潮期,體力、情緒和智力極不穩定,最容易發生事故。
人的性格差異對安全的影響
活潑型——反應靈敏,適應性強,精力充沛,工作勤快——安全型
冷靜型——善于思考,工作細致,頭腦冷靜,行動準確——安全型
急躁型——反應迅速,求成心切,工作草率,不善于判斷——非安全型
遲鈍型——反應遲鈍,動作呆板,頭腦簡單,不肯動腦筋——非安全型
輕浮型——作事馬虎,不求甚解,輕舉妄動,急于求成——很不安全型
5、人失誤的致因分析。菲雷爾認為,人失誤的發生可以歸納為:超過人的能力的過負荷,這里的過負荷是指在某種心理狀態下的承受能力與負荷不適應;與外界刺激要求不一致的反應;不知道正確方法或者故意采取不恰當的行為。皮特森在菲雷爾觀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出,事故原因包括人失誤和管理失誤兩個方面,而過負荷、人機學方面的問題和決策失誤是造成人失誤的原因。
安全管理中如何做人的工作
要實行全員全方位的安全管理,針對勞動者可能影響安全生產的缺點和不足,有的放矢地做好所有員工的工作,把安全管理落實到每個人。
1、安全教育。一個人在參加工作前就應該接受一定的安全教育,因此大中專院校應該開設一些安全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的課程,進行超前安全教育。參加工作以后入廠教育中首先要進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中第一位的是責任心教育,其次是遵章守紀教育,第三是有專業特點是安全知識教育。安全教育不能一勞永逸,必須經常不斷的進行。經過安全教育已經掌握了的知識、技能,如果不經常使用,可能會逐漸淡忘;隨著生產技術進步,生產狀況變化,有新的安全知識需要掌握;已經建立起來的對安全工作的濃厚興趣,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淡漠;在生產任務緊急情形下,已經樹立起來的“安全第一”思想可能發生動搖。因此,必須開展經常性的安全教育。在以后的工作中安全教育每年要保證一定的時間和內容,安全教育要堅持到退休,這叫做終身安全教育。因此每個職工有必要建立安全教育卡或者職工安全教育檔案,以保證安全教育持之以恒,取得實效。
企業的經常性安全教育可按下列形式進行:a、在每天的班前班后會上說明安全注意事項,講評安全生產情況;b、開展安全活動日,進行安全教育、安全檢查、安全裝置的維護工作;c、召開安全生產會議,專題計劃、布置、檢查、總結、評比安全生產工作;d、召開事故現場會,分析造成事故的原因及其教訓,確認事故責任者,制定防止事故重復發生的措施;e、總結發生事故的規律,有針對性的開展安全教育;f、組織員工參加安全技術交流,觀看安全生產展覽與勞動安全衛生電影、電視等。
2、技術培訓。電力企業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產業,技術培訓工作十分重要。新職工要進行應知應會知識培訓,所有員工都要根據專業分工進行安全規程和有關規程的培訓,而且培訓工作是一項應長期堅持的任務。當前,電力系統技術更新日新月異,技術培訓更不能忽視。培訓方法可以是傳統的傳幫帶,也應推廣現代化的電化教育手段。總之,應用多種形式的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來提高全體職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技術水平。
3、配備必要的勞動保護用品和安全工器具。為了保證勞動安全應針對勞動者的崗位和專業特點,配備必要的勞保用品和安全工器具,管理者要加大這方面的投入,有更新改造計劃。隨著新技術的發展,要不斷應用新型安全設施和工器具,如帶電作業、高電壓試驗裝置、微機防止誤操作閉鎖裝置、專家操作票系統等。
安全投資是指提高系統安全性所花費的費用,安全投資會產生相應的經濟效益,這種經濟效益表現為減少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是一種隱形經濟效益,所以容易被人們忽視。在評價安全投資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時,必須首先弄清事故帶來的經濟損失。傷亡事故的經濟損失包括直接經濟損失和間接經濟損失,直接損失很容易統計出來,間接經濟損失比較隱蔽,但往往比直接經濟損失大得多。據資料統計和海因里希冰山圖結論,美國傷亡事故直接經濟損失與間接經濟損失最高可達到1:4,即事故經濟損失象浮在海面的一座冰山,海面以上部分就是直接經濟損失,海面以下看不見的部分就是間接經濟損失。我國的不完全統計表明,直接經濟損失與間接經濟損失的比例大約為1:1.2—1:2之間。明確這些,對企業決策者重視安全投資是很必要的。
4、嚴肅處理事故責任者。電力生產部門必須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凡發生事故和障礙,特別是人員責任事故及障礙,必須按照“三不放過”的原則,認真調查分析,有關責任者要追查到人頭,嚴肅處理。對事故責任者的處理規定應明確,根據事故的性質和責任大小分別給予不同的經濟處罰和行政處分,處理力度要有效加大,觸犯刑律的要交司法部門處理,此外,事故責任者還要下崗培訓。
對下列情況應該從嚴處理:a、因忽視安全生產,違章指揮,違章作業,玩忽職守或者發現事故隱患、危害情況而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造成嚴重后果的;b、在事故調查中采取弄虛作假,隱瞞真相或者以各種方式進行阻撓者;c、在事故發生后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故意遲延不報,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或者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檢查,以及拒絕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者。
嚴肅處理事故責任者的目的是讓事故責任者和該受教育的人都受到教育,以儆效優,防止事故再次發生。
5、重獎安全立功人員。安全生產要實行重獎重罰的原則,光罰不獎是不對的,企業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安全生產獎懲辦法,對在安全生產中做出貢獻的要給予獎勵。
6、把工作的重點放在生產班組。班組是直接進行生產活動的最基層單位, 班組的任務就是安全生產。班組要不失時機的開展安全生產活動,隨時檢查危及安全生產的設備隱患,檢查作業環境中的不安全因素,檢查本崗位本工種的習慣性違章表現,檢查安全規章制度是否完善,檢查分析人員思想有無異常表現。要建立生產一線的安全責任者和防護體系,做到凡有人工作的地方都要明確安全責任人,需要監護的工作必須認真監護。班組要認真開展好每周的安全日活動,注重實際效果,防止流于形式。生產班組要認真落實和執行崗位基本功規范,逐步形成標準化作業、標準化值班、標準化檢修、標準化管理的良好習慣。防止把崗位基本功規范認為是做樣子、給別人看的錯誤思想,不斷提高安全生產工作水平。只有班組控制異常和未遂,單位才能控制事故。
針對安全生產不同時期做人的工作
1、超前控制,把工作做在事故之前。工作前要周密計劃,做好事故預想,認真進行安全交底。在工作中嚴格遵守規章制度,堅決克服“三違”現象,科學合理地組織生產,使人員、設備、作業環境處在最佳安全狀態。在平時的工作中要注意兩個問題:第一、工作不分大小都要重視安全。往往在大修、會戰、重要工程、重點工作或危險性較大的工作中從上到下都十分重視安全,很少出事故。而在一些臨時性的不起眼的工作中由于忽視安全,反而出事,“小河溝里翻了船”。第二、安全工作要克服形式主義、注重實效。安全教育寫在紙上還不行,要真正落實在行動上。
2、實事求是,做好事故調查工作。發生事故特別是發生重大責任事故后,往往由于事故給當事人和企業造成巨大損失,事故當事人不情愿從根本上說清事故原因及經過,部分領導態度也不明確,給事故調查帶來困難。可見,事故調查涉及到人員的直接責任時,工作是何等艱難。這也成為安全監察人員工作中的難點,對安全監察人員的業務素質和管理素質以及領導才能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是,工作在難也必須堅持實事求是“三不放過”的原則追個水落石出,只有這樣,才能做好安全監察工作,才能有效采取措施防止同類事故的發生。
3、治病救人,做好事故責任者的思想政治工作。追究處分事故責任者,并不是目的,而是希望當事者和其他人吸取教訓,提高安全工作水平。因此對受處分者要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對事故責任者既要嚴肅處理又要關心愛護。如對因工受傷者,領導要責成安監部門人員去慰問探望,使傷員和家屬深受感動,這也是安全管理中做人的工作的一部分。
安全管理中重點做好以下幾類人的工作
1、基層領導干部。國電公司領導特別強調落實以安全第一責任者為核心的安全責任制。基層領導干部對安全工作認識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一個單位的安全工作水平。領導干部必須克服各種錯誤傾向,真正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落到實處。要改變某些領導工作中粗放型的管理方法,這對安全管理工作至關重要。
2、易發生事故的“四種人”。
民工、臨時工。由于用工制度的改革,電力生產基建企業內有不少民工、臨時工從事苦、險、臟、累的工作,為電力工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但是由于文化素質較低,工作條件相對艱苦,發生事故的比例較高。在目前進行的全國范圍城鄉“兩網”改造工程中,暴露出的民工安全管理中的問題已經非常突出,保證他們的安全是我們從事電業安全監察工作的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電力生產事故調查規程和有關安全生產管理規定明確了電力生產事故引起的人員包括民工、臨時工傷亡,同樣按照電力生產事故處理和考核,因此,一定要克服一包代管的傾向,對他們必須有效實施強有力的安全管理。
青年工人。由于經驗不足,業務不熟但工作熱情很高,喜歡動手做很多工作,極易發生事故。所以要認真做好青年工人崗前培訓和安全教育工作,進入崗位要明確專人作為師傅,簽定師徒合同,學習上進行幫教,工作中認真監護,防止各種失誤發生。
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畢業生。這部分同志受過良好的基礎教育但缺乏安全意識,由于是大學生,進廠后單位也往往放松對他們的安全教育,有些必要的入廠安全教育有時也被忽視了。近年來網內外曾發生多次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人身傷亡事故,應重視對這部分人的安全教育。
工作多年的工人。這部分同志往往工作經驗豐富,專業技術理論素質低,工作中自持藝高人膽大,易產生疏忽和麻痹大意思想,發生事故的也不少。老職工最容易產生習慣性違章,自認為某些做法經過自己多年實踐是正確的,使某些錯誤的習慣往往難以克服。
海因里希1:29:300比例表明,在同一個人發生的330起同種事故中,300起沒有造成傷害,29起曾引起過輕微傷害,一起造成了嚴重傷害。該比例向我們表明,某人在受到傷害之前已經反復出現了無數次不安全的行為和不安全狀態,進一步說明習慣性違章作業不發生事故的情況是大量的,而發生事故是隨機的,也是必然的。近幾年來供電系統生產領導、工作負責人、值班長發生觸電事故的已有多起,誤操作事故也有發生,可見生產中任何人都不能大意。
安全管理中依靠誰來做人的工作
1、專職和兼職安全監察人員。目前,各發供電單位都建立了三級安全管理網絡,安全監察及安全員從廠局、分廠工區到班組都已到位,他們既熟悉業務又有高度責任感,敢于嚴格管理。他們是安全管理的主力軍,一個重視安全生產的企業領導必須重視發揮這部分人的作用。
2、安全生產、人人有責。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只靠一部分人是不行的,許多人努力工作取得的安全生產成果有可能損失于個別人手里。全體干部職工都應該在自己的責任和職權范圍內做好相應的安全工作。只有各方面為安全生產出力獻策,才能創造良好的安全生產局面。
要把搞好安全生產提高到講政治的高度來認識。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把安全工作和對職工的安全教育作為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從思想上解決要我安全還是我要安全的問題,進而把安全生產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上一篇:淺談安全生產中的人性化管理
下一篇:搞好安全生產關鍵要提高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