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出現了大量配電工程,如新小區配電安裝、道路無桿化改造等。這些配電建設項目,無論是新開工的還是改造的,均有工程量大、施工時間長、參與人員多等特點,也就相應地出現了新的特點和新的安全問題。為有效地解決這些新出現的安全問題,筆者就這幾年從事配電管理工作的體會,談幾點配電工程安全管理的經驗。
1 加強外包工程和臨時工管理
加強對外包工程的管理,必將大大提高供電企業的安全水平。對于外包工程,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 首先要審查承包單位的施工資質,然后制訂權責分明的承包合同,作為約束和規范雙方行為的依據;
(2) 施工項目開工前,供電局的生技部門應會同安全專職對承包單位負責人進行必要的安全技術交底,交待作業項目的內容、特點、環境、危險點和注意事項,明確文明生產管理制度的要求,并做好簽字記錄;
(3) 施工過程中,供電局應對外包方的安全、文明施工進行監督,對不執行安全技術措施的行為提出整改意見,在發生違章作業行為時,有權責令其停止工作并對其進行教育處罰。
2 提高小區設計標準
(1) 對于高層建筑,因其配電設備基本上都置于地下室,因此應對配電設計和設備選擇提出新的要求和標準。例如,為了防潮,環網柜、低配柜應盡量選擇密封性能好的設備(如RM6、GA全密封柜型);為了可靠接地,低壓出線應盡量采用五線制。再如,配電室應加強通風和防潮的設計(如果有SF6設備,須考慮安裝強排風系統),同時應視可能使配電房的室內地平比外地平至少高30 cm。這樣,萬一地下室進水,水可自然流出,同時也會引起保安的注意。
(2) 對于普通住宅小區,如果采用室外獨立式配電房,那么屋頂最好采用自然落水坡頂設計;如果采用箱式環網、箱式變供電,則箱體宜采用防腐材料、箱頂宜采取坡頂設計,同時箱體的土建基礎應至少比所在地地平面高30 cm,并在兩側開孔并加鐵絲網通風。
3 規范臨時用電
近幾年,因臨時用電出現問題而引起主線跳閘的故障出現逐年增多的趨勢。撇開配電工程大量增多這個自然因素,對臨時用電缺乏管理、同時對臨時用電施工安裝要求不嚴是造成此類故障率上升的主要原因。筆者認為,規范臨時用電,首先要在臨時用電設計施工中拋開“臨時”的思維,嚴格執行臨時用電的有關要求,同時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 電纜必須使用五芯電纜線。電纜干線應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設,嚴禁沿地面明設。埋地電纜必須在適當位置加上電力警示標志,并應避免機械損傷和介質腐蝕;架空線必須設在專用電桿上,嚴禁架設在樹木、腳手架上。
(2) 電箱須符合“三級配電兩級保護”和“一機、一閘、一箱”的要求,同時須裝設漏電保護器。
(3) 供電企業安監人員要熟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的有關標準、規范,并加強日常檢查力度,對違規、違章用電現象要及時制止。
4 加強隱蔽工程管理
配電工程涉及的隱蔽工程主要為電纜溝和接地裝置埋設。其它的隱蔽工程還有電纜橋架的防火分隔、電纜中接頭、直埋電纜等。隱蔽工程因其“隱蔽性”,使其缺陷即使在竣工驗收時也不易被發現。為保證隱蔽工程的質量,關鍵是做到:合理設計、嚴格施工、中途檢查。特別要注意對以下項目進行檢查:
(1) 電纜排管不應有孔洞、裂縫和明顯的凹凸不平,內壁應光滑無毛刺,金屬電纜管應采用熱鍍鋅管或鑄鐵管,連接應牢固,密封應良好;
(2) 電纜排管在彎制后不應有裂縫和明顯的凹凸現象,其彎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徑的10%,管子對接時,管孔應對準,接縫應嚴密,不得有地下水和泥漿滲入;
(3) 電纜直埋敷設時,應全長鋪沙蓋磚。
如發現工程不合格,應及時修整直至合格為止。
5 做好竣工資料管理
配電工程竣工時,應具備以下資料:配電設計藍圖、電纜溝等隱蔽工程竣工圖、電纜穿管敷設資料、電氣設備試驗報告等。這些竣工資料應一式兩份,1份交生計部門保管,1份交給運行班組。這些資料,特別是隱蔽工程的資料是非常寶貴的,應分門別類存檔,同時,視可能情況,將配電工程引起的網絡變化盡快反映到單線圖、GIS地理信息系統中。這些工作雖然繁瑣,但卻是以后工作的基礎。
上一篇:談個人控制差錯不發生違章
下一篇:小議安全工作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