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訊 湖南省瀏陽市近年來采取強有力措施治理煙花爆竹生產企業,規范管理,重大事故基本得到遏制,一般事故明顯下降。2003年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比上年下降26.9%和11.2%。
瀏陽是“中國煙花之鄉”,每年煙花爆竹產值達20多億元,財政收入占瀏陽市的“半壁江山”。全市有煙花爆竹企業1000多家,小企業多,分布廣。從1999年開始,瀏陽市采取調控措施,引導煙花爆竹生產企業投入資金7.65億元,完善安全設施。按每道工序一棟工房、危險工序單人單棟單間的要求,新建工房18650棟(間)。這樣,即使發生事故,也是小范圍的。為避免人工操作不慎而導致事故,瀏陽市鼓勵企業引進國際一流花炮機械、設備,目前已引進520臺,危險生產工序基本實現了機械化。從2003年起,在全行業廣泛推廣AVS電視監控系統,并將此作為新辦企業和年審的準入條件和門檻。現在,家庭作坊基本沒有了,生產條件得到普遍改善。同時,配套建好防爆堤、防火隔離帶、消防水池等設施,完善了廠房布局的規范化改造。
市委市政府對煙花爆竹的安全高度重視,積極消除隱患。去年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11次,查出各類隱患1600多個,提出整改意見2000多條,停產整頓了153家企業,對22家存在重大隱患企業的負責人予以行政拘留。
瀏陽市建立了以安全監管為主體的監管隊伍,去年10月在全市33個煙花爆竹主產鄉鎮設立了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站,使安全監管的觸角延伸到鄉鎮廠一級。并公開選聘了100名由財政全額撥款的專職安全監察員,每人負責15個企業,每月對所管轄企業進行2—3次安全檢查。安監站建立以來,全市至今已連續4個月沒有發生一起煙花爆竹事故。
著眼于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編后)
煙花爆竹行業以事故多發出名,甚至出了不少重特大事故。一些地方為了防止事故,甚至取締了煙花爆竹的生產,退出了這個行業。
花炮是瀏陽的傳統行業,不僅是當地的主要財政來源,也涉及許多人的就業問題,因此,瀏陽市政府沒有簡單地搞一退了之,而是選擇了治理、改造、提升。著眼于解決影響安全生產的一些根本性問題,如改善硬件條件,對企業進行徹底提升改造,使企業的基本生產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如加強管理,完善安檢網,對企業進行經常性的監督檢查,消除隱患。這些都是要花大力氣、花大錢的事,但瀏陽人很聰明,著眼于算大賬:雖然多了不少投入,但相比于退出造成的財政收入的巨額損失來說,不高;雖然投入了一定人力物力,但這是必須的,相對于出了事故的高額賠償,不高,而且體現了以人為本。由于當地政府真正下決心去做,著眼于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花炮這個傳統的高危行業現在正在向相對安全轉變。
安全是天大的事,抓安全就要學會算大賬,瀏陽的做法給我們不少啟示。
《人民日報》 (2004年03月30日 第二版)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