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微杜漸”中的安全理念
2005-09-21
來源:安全文化網
安全文化 > 安全交流 > 正文
瀏覽: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
“防微杜漸”這一成語來源于《后漢書·丁鴻傳》,是指當不良事物剛露頭時就加以防止,杜絕其發展。這一成語講述的道理:涓涓細流的水可以穿透巖石,參天大樹也是由嫩芽小樹逐漸長成。人們常因忽略微小的事情,而造成禍患。如果從小地方著手,在禍患還在萌芽的時候注意防止并消除它,就能夠安定,事情就會好轉。
“防微杜漸”表達了兩層含義,其一是防止對微小的忽略,其二是杜絕在漸漸中演變。“微”字本身的含義是細小,并無貶意,就像螻蟻洞穴很小,一般不引人注意。但是,小蟻穴的危害卻極大,它可使大堤結構疏松、降低大堤的牢固程度。在河水上漲時,蟻穴會發生管涌,堤堰內部被淘空,而發生潰決事故。“漸”字本身的意思是慢慢地,但正是由于這種不知不覺的變化,警覺性不高就很難預防。“漸”是一種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種過程慢得不易使自己感知,也不易使別人察覺。但“漸”是一種足以致命的慢性病,初始階段并無疼痛,但等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往往已是病入膏肓,難以回天,后悔晚矣!
這一成語表達的詞義和含義都很明確,但若按其意真正做到,特別是在管理中做到往往不易。其因正是由于“微小”和“漸變”,反而不易引起人們的重視。
安全管理理論中關于“防微杜漸”的表述。著名的事故控制理論叫做“冰山原理”或海因里奇理論,這一理論是建立在對事故和事件的實證統計基礎之上。冰山理論顯示造成死亡事故與嚴重傷害、未遂事件、不安全行為形成一個像冰山一樣的三角形,一個嚴重的事故暴露出來必定有成千上萬的不安全行為掩蓋其后,就像浮在水面的冰山只是冰山整體的一小部分。要防止大事故必須從減少不安全行為做起,減少小的不安全行為才能夠減少發生大事故的幾率。就像冰山只有水下部分越少,水上部分才能越少,只減少水上部分而不顧水下部分是根本做不到的。一輛破舊的中巴車,已經超載了,但許多人為了趕路認為多幾個人沒關系,還是硬往上擠;非法小煤礦,沒有完善的安全設備和個人保護設施,工人仍舊進行采煤作業;按照交通法規定,駕駛和乘坐小型車者都應系安全帶,但現實生活中安全帶卻往往“拴不住”人,形同虛設;汽車到加油站加油,警示牌寫有嚴禁煙火,可仍有人視而不見,還在車上吸煙……“禍患積于忽微”的意思是災禍、憂患常常是從微小的事情積累而釀成的。忽、微是古代極小的度量單位名稱。“忽”為一寸的十萬分之一,“微”為一寸的百萬分之一。由于小隱患本身并不是事故,小隱患也并非必然導致大事故。正因為如此,面對一些小隱患有些人就會產生僥幸心理,僥幸心理是放任隱患的一種危險心態,其結果終究有一天“超載翻車”,“礦井坍塌”,“車禍傷亡”,“加油站爆炸”。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