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中,常常聽到一些領導在公眾場合表揚基層同志在安全工作上的冒險精神:
“某某同志頂著近40℃的高溫,赤膊光腳,在10多米高的鐵塔上焊接,一干就是幾個小時,他的這種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某某顧不上戴防毒面具,就沖進了泄漏點,緊急關閉了閥門,為企業挽回了損失。”
……
乍一聽,這是在表揚同志們吃苦耐勞,敬業愛崗,顧全大局的奉獻精神,無可非議。但細一想,這種善意的倡導是誤導基層同志違反安全操作規程。安全生產來不得半點大意和馬虎,必須依照規程,講究科學。否則,只會因小失大,甚至帶來滅頂之災。因此,對這種“冒險精神”的“表揚”只能制止,不應提倡。
據媒體報道,某國營磷肥廠在停車處理干燥塔上酸管泄漏點時,錯將干燥塔當作吸收泵啟動,造成硫酸從上酸管泄漏點噴出。危急情況下,一名當班維修工沒有做任何防護就率先沖進現場,企圖關閉開關未果,反而被硫酸嚴重灼傷,后不治身亡,給企業和員工家庭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
令人不解的是,事后在總結事故教訓時,企業的領導沒有從安全防護上查找不足,而是大肆宣揚那位員工顧全大局的“冒險精神”。關鍵時候敢于沖鋒,應該表揚和提倡,但不講科學的冒險蠻干,只能使險情惡化。
以人為本,堅持科學的發展觀,是當前我國安全生產的一個總要求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特別是民營企業的不斷壯大,安全生產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不講科學,冒險蠻干。
因此,各地的安全監管部門,尤其是民營企業主們,必須嚴肅對待安全法規,嚴格落實安全操作規程,再善意的冒險,再善意的蠻干,都是導致事故的最大隱患,必須徹底根除,堅決不能用蠻干和冒險去換取不應有的損失。只有這樣,才能永保平安,才能保持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