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命大于天,這是我們平時強調安全生產時總掛在嘴上的口頭禪。然而,一次次事故,一場場災難,多少條鮮活的生命隨風而逝,多少個白發人送黑發人的場面催人淚下。據近年來的統計數據表明,我國平均每天各類事故造成300人命喪黃泉,每年因各類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等于兩個三峽工程。冷靜下來仔細掂量,其實,幾乎每一起重大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一幕幕悲劇的發生呢?是缺乏管理監督體系嗎?不是。可以說各個企業從上至下都有一套完整的安全管理監督體系在盡心竭力地正常運轉,而且都配備了強大的專職安監人員陣容。是設施設備陳舊落后嗎?也不是。各個企業在安全設施和設備上的投入可以說得上一擲千金,不惜工本,設施設備絕對處于領先水平。
既不缺乏制度章程,也不缺乏監管體系,設施設備又是一流的,那就應該缺乏的是細節了。一頂安全帽、一條安全帶、一根固定繩,孤立地看,都是一件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細得不能再細的節。然而,在安全生產中它們卻是釀造大禍的罪魁禍首。“不拴安全帶丟掉了性命”;“一頂安全帽救了一條命”;“一根固定繩導致機毀人亡”等字眼屢屢見諸報端,觸目驚心,不正是印證了細節在安全生產中的重要性嗎?
顯而易見,思想意識上的輕視、麻痹和大意,安全生產中小節上疏漏,小事上的忽略都是慘劇發生的根源。也許,每次災難之后,都會有一批干部被處理,都會有一些企業被罰款,可無論如何,我們再也喚不回那些消失在冥冥之中的生靈,再也抹不平山中那一座座墳墓,再也忘不掉那一幕幕哭天嗆地的悲劇。因此,我們不能把“人命大于天”只停留于掛在嘴上、寫在紙上、貼在墻上,而要印在腦中、刻在心中,落實在實際行動中,真正從安全生產的每個細節抓起,牢記美國管理學家豪利“每一個大問題里,都有一系列的小問題露面”的格言,才能把人身傷亡數降到最低限度。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安全生產不能缺位
下一篇:安全豈能先“吃塹”后“長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