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2日,我國足球名將,一代“國門”李富勝因意外事故不幸去世,“巨星”從此殞落,使我國足球事業受到一次極大的損失。人們無不為之惋惜和悲傷。
然而,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奪走“國門”李富勝鮮活生命的不是在足球場上拼死拼活的鏖戰,不是不抗拒的天災,不是兇險的病魔,而是一次意外的傷害。據報道,去年9月,李富勝在家中懸掛鏡子時不慎從梯子上跌落,導致創傷性中型顱腦損傷,經手術搶救無效死亡。
一代“國門”李富勝走了。走得是那么的匆匆。恐怕連李富勝自己怎么也不會想到,奪走他的生命竟是“懸掛鏡子”這么一件平常的事,一次不慎的跌落,使他劃上了生命的句號。逝者已逝,人們對“國門”李富勝的不幸去世感到深深的遺憾和惋惜。
不過,人們在痛惜之余,更多的則是在思考:如果李富勝當時能意識到“掛鏡子”會有這樣的嚴重后果,想必他會格外小心,他會踩牢梯子的每個階梯,或做好防滑、防跌的安全防范措施‘假如他知道這舉手之勞中會隱藏著事故隱患,暗藏著生命的“殺機”,他定會小心翼翼,或請專業人員幫忙懸掛,或許這一災難就不會降臨他的頭上,就可避免不該發生的悲劇。
假如畢竟是假如,現實畢竟是現實。世界上沒有后悔藥。一切已經太晚了。不過從“國門”李富勝的不幸遭遇中,人們痛定思痛,不妨從中吸取一點有益的教訓,認真地反思這樣一個問題:敬畏生命,注重安全無處不在。生活中的每個細節,生命的每個毛細血管里都注入了“安全”的“因子”。正如一句名言所說:“魔鬼就在細節中”。
現實生活中,許許多多小得不能再小的細節中,往往就有許多“魔鬼”扼住了人們命運的“咽喉”,使人“窒息死亡”。一位動物學家,在非洲大草原上發現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現象:一種極小的吸血蝙蝠,竟是野馬的天敵,因為它小得不能再小,小到無法用力與之爭斗。然而就是這個極小的家伙,常吸附在馬腿上吸血,無論野馬怎么蹦跳、狂奔,都無法驅走它。最終野馬在暴怒和流血中死去。
從動物界的“野馬之死”這一悲劇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存在于人性中的種種慣性弱點,那些無時不在的致人死命的“魔鬼”就在生活的細節中,人們還清楚地記得,一批登山運動員因為少帶了一根鋼針,導致生火爐的噴頭凍住無法生火而“全軍覆沒”;前年,上海一位小車駕駛員行車途中,因干姐不停地往他嘴里塞糖,導致翻車事故,其干媽一家和他本人數條生命瞬間消逝。我的一位戰友,在越南戰場上,槍林彈雨中,子彈擦破了頭皮沒有死,沒想到在一次行船中因一次小小的疏忽,而葬身江中……
一位哲人說得好:“使人疲憊不堪,難以闊步遠行的不是橫亙在面前的高山峻嶺,而是掉進自己鞋子里的微不足道的細小沙礫”。有多少英雄好漢歷經大風大浪的生死考驗安然無恙,然而卻因在一次、一點微小的細節上的忽略或懈怠中而斷送掉自己的命運和前程。
“魔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在細節中對“魔鬼”的輕蔑和疏忽。“不掐死魔鬼,魔鬼就會掐死我們”。把“魔鬼”掐死在微不足道的一個個細節的“搖藍”中,才不至于改變人生的航向。因為重視生命的細節是每個人生命中的“抓手”。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