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石油和化工企業都開始重視安全事故演練。但是筆者發現, 在一些單位的應急事故演練中,事先設計好的痕跡太重,違背了應急事故演練 必須具備的實戰性、全員性、針對性和緊急性,常常演變成一場宣傳秀。
這些企業的事故救援演習的作秀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選派經過訓練,身體素質好的少數職工參加演習演練,而其他職工由于得不到演練機會,一旦碰到突發事故就會顯得縮手縮腳,反應遲緩。二是在演練時提前準備。比如演練還沒開始就拔掉了滅火器的銷子,打開消防水炮的壓力閥等等。三是演練項目單一,缺乏針對性。比如前一段有的企業發生過硫化氫泄漏事故影響較大,那么就只進行硫化氫泄漏的應急演練。不能在對本單位的重點要害部位認真進行危害識別的基礎上,根據單位實際情況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多種應急演練。四是降低演練難度,對細節要求不嚴。在應急演練中,如何正確使用氧氣呼吸器,如何正確佩帶防毒面具,以及如何準確判斷事故性質和嚴重程度,如何進行人工呼吸和其它急救措施等等,像這樣必須注意的細節往往要求不嚴格,不能做到在事故演練時人人過關。五是很多單位的演練只在白天進行。
作為石油和化工這樣的高危行業,各種危險源和不安全因素很多,發生的事故往往又具有突發性、嚴重性和不可預知性。因此,企業之所以搞事故演練,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崗位職工處理各種突法事故的應急能力,有效降低生產裝置等易燃爆點的事故風險,增強應急救援人員的技術水平與應急救援隊伍的整體能力,以便在事故真正到來的應急處理和救援行動中,達到快速、有序、高效的效果,把事故損失減小到最低限度。如果像一些企業現在這樣,演練搞花架子,追求轟動效應,甚至去追求某種榮譽,完成一種任務,做秀的演練毫無價值。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心理和諧與安全生產
下一篇:“狼群效應”與安全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