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載,有一家企業出了一樁安全事故,當上面派來的事故調查組找到這家企業負責人談情況時,他竟作“謙虛”狀,說自己是個外行,談不出什么情況來。讀罷這則消息,筆者情不自禁為“外行”來領導企業深感憂慮。
眾所周知,抓生產必須抓安全。國家明文規定,企業的一把手就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第一責任人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讓一個對安全“外行”的領導來抓生產,管安全,不能不說是企業的悲哀。很多事例說明,外行抓安全,不出事故是僥幸,出事故應該說是必然的。
作為企業的第一責任人,如果你對安全生產還不甚熟悉時,就應該抓緊時間學習,千萬不能以“外行”自居,更不能用“外行”來推卸應該負的責任.
最近,筆者所在的城市對企業的負責人進行了安全任職資格的考試和考核,把那些“外行”從企業負責人的位置上調整下來,這對于抓好安全生產確實是明智之舉。從某種意義上說,在抓安全生產這樣一個重大問題上,內行越多,外行越少,甚至沒有外行,那么企業的效益便會越來越好,員工也會少付出鮮血的代價。
美國氣象學家洛倫茲曾提出一個叫“蝴蝶效應”的理論學說,其大意是,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就有可能會在美國掀起一場龍卷風。看似荒謬的理論,卻揭示了一個道理:事物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其發展是一個由小到大的演變過程。
其實,事故的發生也有一個過程,即使是突發性的事故,也是因為平時沒能夠引起人們的警覺而在瞬間爆發。縱觀過去多起事故,原因往往是忽視了細小環節的管理,諸如安全帽的帶子沒有系好、一個螺絲沒上緊等,卻由此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逐漸影響了整個安全生產工作的平衡,進而造成了嚴重的后果,這也是“蝴蝶效應”在安全生產中的體現。這種現象警示著我們,對于細小的安全隱患如果不給予足夠的重視和及時地處理,就會留下無窮的后患。
有些職工對于生產中的細小環節疏漏不以為然,而恰恰這種大意留下了隱患,最終造成重大事故。所以,決不能因為問題小就漠然視之。
古人云: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其蘊涵的道理與“蝴蝶效應”如出一轍。 總之,安全生產需要我們從細微處入手,從小處抓起,也唯有如此,才會使隱患事故禁于未萌,止于未發,保證企業的長治久安。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安全的煩惱”屬于成長的煩惱
下一篇:安全生產中的幾點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