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2年開始,我國將安全生產周改為安全生產月。今年是第八個安全生產月。國家之所以開展這項活動旨在集中精力、集中時間普及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知識、增強全民安全意識、開展安全檢查、落實安全措施,促進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安全生產月活動得到了全國電力企業的熱烈響應,每年的6月,電力企業會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宣傳,但在這熱熱鬧鬧的背后,一定要防止出現“三熱三冷”的情況。
一是領導干部熱,一線工人冷。就是領導干部對安全生產月活動了解多,關注多,對活動也非常重視,大會小會都強調,大道理、小道理講得一套又一套。但是,一線工人對安全月沒有很大的熱情,響應號召不積極,參與活動不主動,似乎事不關己,對安全月不明不白,不冷不熱。安全月活動好像成了領導的“獨角戲”。為什么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極可能的原因就是,領導干部對有關安全生產月的文件沒有傳達到一線,對安全生產月的重要性和特殊意義宣傳不到位,對一些活動沒有廣泛通知,造成上下信息不暢通,溝通不充分,使一線工人知之甚少,無法主動參加。也有可能是組織安排的活動偏離電力企業的實際情況,一線工人沒有參加的積極性或能力。如果安全月缺乏直接接觸安全生產的一線工人的熱情,沒有最需要安全保障的一線工人的參加,那安全月活動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
二是活動形式熱,實際內容冷。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固然要利用一些形式,但是要適可而止。如果過分追求氣氛的熱烈、場面的體面、規模的宏大、形式的多樣,就反而喧賓奪主了。開展安全月活動,任何形式都是一種安全文化的載體,重要的是內容。國家雖每年開展安全生產月,但每年主題不一樣,每年關注點和要求不一樣,每年的著重點也不一樣,講究年年出新意,次次出新效。電力企業是重點能源企業,關系著國計民生,安全生產舉足輕重,安全月活動非常需要創新。如果企業工作不認真,應付了事,年年唱老調,次次“老三樣”,甚至參加的人員也是老面孔,這怎么不讓人生厭呢?久之,誰都對安全月心生反感。
三是安全會議熱,落實措施冷。就是要防止僅僅會議上談安全。安全月的啟動會議一般很熱烈的,參加的人數多,發言的領導多,安排的活動也多。令人擔心的是,會議開得熱熱鬧鬧,而會后的工作安排卻沒有蹤影了。會議精神沒有層層傳達,安排的安全檢查沒有進行,安排的知識競賽沒有組織。或者是會議落實會議,文件落實文件,僅僅做了表面文章,沒有實質性的措施。或者是,即便安排了檢查,但是沒有整改、沒有考核,不了了之,沒有形成閉環管理。雖然安全月看起來轟轟烈烈,而生產現場的安全管理“濤聲依舊”,習慣性違章還是發生,設備缺陷還是存在,沒有變化,更沒有創新,導致安全月活動純粹成了“空對空”。
上述的“三熱三冷”,其實都是形式主義,值得我們警惕和注意。任何的過熱和過冷都不是正常的。在安全生產月中,無論是領導還是工人,不論形式還是內容,無論是務實還是務虛,都只有適度的處理,才能保持安全月活動正常開展和取得實效,才能年年開展年年出彩。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安全“確認”制淺談
下一篇:“四不傷害”:關愛鑄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