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對安全工作十分重視,在安全生產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各行各業在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和多年工作總結中也都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勞動衛生安全的監督管理辦法和安全法規體系。但是單純注重生產進度和經濟利益的傾向還比較嚴重,忽視了對安全的投入,致使傷亡事故居高不下,特別是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觸電、中毒以及坍塌等事故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施工人員的工作熱情,最終影響了進度、成本和效益,同時也給不少家庭和個人帶來了莫大的痛苦和不幸。
為什么安全生產狀況一直得不到徹底改善呢?原因固然很多,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執行不力,各種安全生產法規和安全生產制度落實得不好,安全投入問題未得到很好的解決則是關鍵所在。所謂安全投入,就是為了施工生產的順利進行,使參與施工生產過程中的人員、機械、設施、環境等有一定的安全保障功能所作的一切人力、物力、財力、時間和空間的投入。在整個施工生產的總投入中,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生產投入,二是安全投入。兩者都是為了確保整個系統順利完成生產計劃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缺一不可。生產投入效果比較明顯、直觀,易被大多數人所理解,而安全投入的效果帶有隱形性往往被忽視。很多人沒有真正認識到安全投入是直接影響著生產投入能否順利實現的重要條件。
眾所周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是我國的安全生產方針。這一方針不僅要求我們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而且要求我們應在“預防”二字上狠下功夫。長期以來,不少施工企業在安全方面做了不少努力,花了不少精力,做了很多實際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績,應當予以肯定。但這些努力、措施、辦法往往是事后處理,事故預防的管理模式。即:發生事故——分析原因——吸取教訓——制定改進措施——避免事故再次發生。這種管理模式,不能說不起作用,但收效不十分理想。事故后采取的措施往往是被動的,結果是力沒少費,錢沒少花,而事故仍然得不到根除。我們應當變被動為主動,變事后處理為事先預防、預控,采取積極向上的管理辦法。
近幾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一些施工企業只顧眼前的利益,重視生產的投入而忽視了對安全的投入,放松了對安全工作的領導和管理,致使安全投入嚴重不足,有的單位安全機構不健全,安全管理人員短缺或配備的安全管理人員文化程度較低,專業技術素質較差,一些長期存在的重大隱患久拖難改,直接影響著正常的安全生產。為了盡快改變這種被動的安全管理模式,使安全管理向現代化的管理過渡,必須十分注重超前的安全投入,把錢花在事故發生之前,在“預防”二字上狠下功夫,變被動花錢為主動投入。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每個部門都應當對做好準確的系統的分析,找出規律性的問題,對那些危險性大,容易造成事故的隱患或缺陷,進行超前的安全投入,對傷亡事故進行預防、預控,徹底改變過去那種事后投入的管理方法。
2、加大安全工作的軟件投入。進一步完善、補充各項規章制度,特別是在安全技術、安全標準、安全規范、安全法規等方面下一番功夫,使安全工作盡量達到標準化、規范化、法制化,使傷亡事故進一步得到有效的控制。
3、進行必要的人力投入。各單位應按照規定要求建立健全安全機構,配齊、配足安全管理人員,把那些文化低無職稱的安全管理人員調整下來,充實些年富力強、有較強的責任心、有一定的專業技術、熱愛安全工作的人員,強化安全工作。
4、加大安全工作的智力投入。企業應對全體人員進行安全技術培訓,不斷提高全員的安全技術素質。特別是從事安全工作的人員應在上崗之前,進行超前的安全意識和業務技術培訓,造就一批懂業務、會管理、有熱情、敢管理的安全管理人才。
5、企業安全管理水平的高低,取決于領導的工作思路和安技人員的素質、工作作風。培養和造就一批的安技人員也是搞好安全工作的重要環節。不但使安技人員有責有權,更主要的是提高安技人員的待遇和地位,使安技人員工作起來更有責任心和積極性,為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取得優異成績做出更大的貢獻。
6、強化安全防護設施的超前投入。各施工企業,尤其是各項目經理部和施工現場,應結合自己的具體情況,進行必要的超前投入。安全防護措施不齊全的要補全,不完善的要予以完善。特別是對各種內外腳手架、安全防護裝置等,凡不符合規定的,要堅決認真處理,該換的換,該報廢的堅決報廢,該整修補充的要認真整修補充;各種個人防護用品要備齊;各種機電設備的安全防護設施,必須齊全、有效,做到萬無一失,確保安全生產。
7、加大安全監督檢查的力度,完善監督檢查制度,及時整理、歸檔各種安全資料。要徹底轉變過去那種監督檢查影響生產的錯誤認識,把生產和安全真正統一起來,樹立安全生產也是效益的正確思想。
總之,安全的投入是一項艱巨而紛繁的工作。它涉及范圍較廣,工作難度較大,必須有堅強的毅力和決心,花費很大精力,投入相當的財力、物力、人力,講究一定的策略和方法,才能收到較好的實際效果。鑒于當前施工企業資金比較緊的實際情況,各企業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工作特點和具體情況,立足長遠,著手當前,區分輕、重、緩、急,進行有序安排。對于安全投入,不但要有針對性,而且要有突擊性,還要考慮可能性和實效性,盡量避免沒有實際效果的盲目投入,力求做到事半功倍。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一線職工的安全,才是最大的安全
下一篇:抓安全生產必須堅持以人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