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國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接二連三,原因是多方面的:雖然單位制度齊全,但是往往形同虛設,安全隱患排查走過場;安全投入嚴重不足,安全應急預案不演練,一旦發生事故應急預案應不了急;有關責任人安全意識淡薄,存僥幸心理;發現問題整改不到位,缺乏有力監督等。如此頻發的安全事故,警示我們安全隱患其實離我們很近。我們是否可以讓事故發生在最低的程度或者不發生呢?
萬丈高樓起平地,安全生產靠基礎。確保安全生產的關鍵是抓好安全生產基礎工作。在發展過程中,安全生產的話題是永恒的。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加強安全生產基礎性工作,事業才能發展壯大,中華民族的強國夢才能實現。在安全生產管理中實行安全生產目標管理,明確安全生產責任,制定相應的安全生產制度并執行到位,按規定做好作業人員安全基礎知識教育,不走捷徑,不偷懶不麻痹,老老實實夯實安全生產的基礎才是事業成功邁出的第一步。
安全生產要立足預防。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當前礦山、冶金、化工、交通、工程建設等領域安全事故頻頻發生,絕大部分還是“大意失荊州”。如果在安全事故發生前,立足于預防為主,制定切實可行的預案,加強預案演練,平時加強日常檢查,認真開展季節性檢查、防汛防臺防火專項檢查、重大節假日安全檢查,徹底排查隱患、整改到位,切實把事故的苗頭扼殺在萌芽狀態,就有可能把事故發生的頻率降到最低,把事故可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少。
安全生產要舍得投入。沒有投入就沒有產出,合理有效的投入是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在生命意識不斷增強的當下,大部分管理者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一旦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生命損失無法計價,企業損失非常慘重,經濟效益無從談起。但是面對一系列的安全投入預算時,就忘了算大賬,只算眼前的小賬,尤其是中小企業,能躲過一天,就慶幸24小時,圖一時利潤。譬如滅火器失效、安全應急預案從不演練、員工安全培訓教育缺失、安全知識模糊……這些,都是安全生產投入不足的具體表現。安全生產經費投入不足,必定給安全生產留下諸多隱患。
安全生產重在落實。安全生產的預案、經費都有了,關鍵還是要狠抓落實,不落實萬事皆空。當前在很多領域,安全生產管理靡不有初,鮮有克終,當事故發生時才體會到功敗垂成的遺憾。要以務實的態度、強烈的責任心,投入到安全生產管理中,相關人員尤其是一把手要切實做到“居其位,謀其政”“誰主管,誰負責”。安全生產管理中需要落實好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制度的執行,重視培訓教育的實效,不厭其煩地落實各種防護措施和細節,嚴格仔細排除安全隱患,及時落實整改方案,直到徹底消除不安全的事故隱患,立足常態化、長效的安全生產管理,這樣的安全生產管理才會成為事業發達的助推器。
安全生產無小事。讓我們以高度的責任感投入到安全生產管理中,不麻痹大意,不竭澤而漁,夯實安全生產的基礎,規范管理,預防為主,多措并舉,加大投入,細化落實,持之以恒,讓安全之舟順利駛向幸福彼岸,讓偉大的中國夢順利實現,讓這個美麗的世界多點和諧的音符。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要做到以“人”為本反違章
下一篇:每一次都是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