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簡介
1994年9月某地某研究所實驗室利用MD型雙速鋼絲繩電動葫蘆在吊運實驗物品中,電動葫蘆上的慢速驅動電動機從空中突然墜落,造成地面試驗人員受傷事故。
2.事故發生過程
事故現場起重設備MD型電動葫蘆已失去運轉的機能,墜落到地面上的慢速驅動電動機已被摔壞,水磨石地面局部遭到破壞,地面上一試驗員甲腿部被彈起的電動機撞傷。
從事起重運輸的設備是一臺MD型雙速鋼絲繩電動葫蘆,起重量G=2(M)k、起升高度H=6m、起升速度 Vn=8/0.8m/min、小車運行速度Vt=20m/min。MD型電動葫蘆為雙速型電動葫蘆,結構形式為雙電機組(子母電機)驅動裝置,快速起升(8m/min)時主電動機動作,慢速起升(0.8m/min)時子電機(慢速驅動電動機)動作,子母電機之間通過 1:10速比的齒輪傳動。慢速電機動作時主電機軸為傳動軸。
電動葫蘆的驅動電機均為鼠籠電動機,特點是不能調速,啟動和制動時有不平穩的局限
性,為了改善電動葫蘆起動或制動時的平穩性,而采用雙電機組或雙繞組變極電機來實現雙速即快慢速運轉,以求起動制動時緩慢而平穩,正常運轉時可快速運轉。遺憾的是近些年一連發生過幾起MD型電動葫蘆慢速電動機脫離葫蘆本體從空中墜落街人傷物事故,已引起了方方面面的注意與重視。
以這起傷人事故為案例,事故多為慢速驅動電動機與葫蘆本體連接的固定螺栓松動,造成慢速驅動電動機從母體脫離從空中墜落傷人,MD型電動葫蘆同CD型電動葫蘆一樣也為非跟隨地面操縱型。這起事故發生的過程很簡單,起重設備操作者乙根本意識不到葫蘆上的子電機能從空中墜落,只顧集中精力操作電動葫蘆移動運行,實驗員甲忙于做實驗,未曾想到禍從天降。電動葫蘆的子電機因連接固定螺栓松動而脫離本體從空中墜落,砸到水磨石地面上又彈起將實驗員甲腿部擊成重傷而住進醫院。
另有幾起MD型電動葫蘆子電機也曾從空中墜落的例子,但僥幸沒有傷及人與物。
3.事故原因分析
這幾起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如下:
(l)事故均為慢速電機從空中墜落,電機從空中墜落均為電機與葫蘆本體的連接部位脫開,電機脫開葫蘆本體又均為連接螺栓松動,連接不牢固所致。
(2)連接螺栓為什么會出現松動?經事故發生后分析可見,0.4kw子電機是通過雙頭螺栓一端擰入葫蘆本體一法蘭盤上,另一端通過螺母及彈簧墊圈將子電機法蘭盤固定連接在葫蘆本體上。經調查發現螺栓松動主要是制造廠在裝配時未能將螺栓~端擰緊在葫蘆本體上,在使用中由于振動而加速了未擰緊的螺栓松動,造成電機連同螺栓一起從葫蘆本體上脫落而墜落于地面,這是發生子電機墜落的主要原因。
(3)彈簧墊圈假冒偽劣,質量低下沒有彈性,當擰緊螺母后再松開螺母時,彈簧墊圈已成平墊圈,根本起不到鎮緊作用,也是造成螺栓連接松動的原因之一,其中上述事故有一起就與此有關,因此,不能小看一個小墊圈的作用。
(4)本例事故原因還有一個因素是電動機的軸承因質量偽劣在使用中出現破碎,有小碎塊進入減速傳動齒輪當中,不僅將齒輪破壞,同時由于齒輪傳動受阻,阻力又促使連接不夠牢固的螺栓加劇松動而造成電機脫落墜落事故。
4.事故結論與教訓
這是一起制造、裝配質量把關不嚴、配套外購件假冒偽劣等原因造成的典型事故案例。
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得到以下教訓:
(l)通過幾起慢速驅動電動機從空中墜落事故的事實,制造廠必須高度重視產品的裝配質量,嚴格把關挽回信譽。
(2)制造廠必須嚴格把好三外關,即外購件質量關、外加工質量關和外配套質量關,小小的彈簧墊圈也能闖大禍。
(3)用戶必須定期檢查電動葫蘆各環節、各部分的運轉情況,發現異常及時檢修,排除不安全隱患。
5.事故的預防對策
(1)加強制造廠裝配質量,把擰緊螺栓當成一件大事來抓,因為這件事是事故的主要隱患,應層層把好關。
(2)進廠彈簧墊圈、軸承等應抽檢把關。
(3)加強制造廠職工的責任心。
(4)用戶應注意定期檢查MD型電動葫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