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單位在35 kV變電站石垠塘線2號桿至6號桿地段同桿架設新的10 kV紙廠線。在工程施工前,工作負責人辦理了停電手續,并在石垠塘線1號桿處裝設了一組三相接地線,在6號桿(轉角耐張桿)處將跳線斷開后,組織14人在施工現場進行架線施工。下午17時在2號桿(轉角耐張桿)的橫擔上工作的施工人員遭到電擊,左大腿被擊傷。當時有一條已斷開的跳線下垂觸及其左大腿上面,該跳線與從1號桿過來的導線接通。在發生電擊事故的同時,發現10 kV工業區線路,908真空斷路器冒煙起火。速斷保護動作跳閘,重合閘不成功。
1 現場檢查
施工現場中,石垠塘線2號桿、6號桿的跳線已斷開,發生電擊時3號桿、6號桿上均有人員工作并觸及導線,但未發生電擊。裝設在1號桿處的三相短路接地線無任何灼傷痕跡。
10 kV工業區線908真空斷路器檢查情況:A相線路側套管完全接地。
檢查工業區線路,維護人員對電桿都進行了登桿檢查,未發現異常。變電維護人員用一臺完好的真空斷路器更換了908斷路器后,恢復供電,未出現異常情況,正常運行。
經過檢測變電站的主地網為2.8Ω,10 kV出線構架的接地電阻為4Ω。裝設在石垠塘線1號桿處的三相接地線的接地棒埋入土中60 cm,接觸良好。
對石垠塘線的線路避雷器進行試驗,試驗結果表明該線路的三個避雷器都合格。
為了節約占地面積,10 kV配電裝置采用密集式布置,全部安裝在10 kV出線架下面。利用10 kV出線架的電桿,在電桿上安裝10 kV斷路器托架和10 kV隔離開關托架。這兩層托架通過接地扁鋼連為一體,再經扁鋼與變電站的地網接通。10 kV避雷器的接地端直接接到10 kV隔離開關托架上,以這些托架做為接地導體。如圖1、2所示。
圖1 托架通過接地扁鋼連為一體
圖2 將托架做為接地導體
2 事故分析
石垠塘線6號桿的跳線已斷開,發生電擊時,3號桿、6號桿上均有人員工作并觸及導線,但未發生電擊,所以排除了從6號桿處來電的可能。
石垠塘線的繼電保護裝置在事故發生的時間段內無保護信號,且裝設在石垠塘線1號桿處的三相短路接地線無任何灼傷痕跡,排除了從石垠塘線904斷路器來電的可能。
由于諧振或其他原因,出現過電壓,908斷路器 A相的絕緣相對較差,于是A相線路側套管被擊穿,斷路器A相直接接地,導致整個10 kV配電裝置托架帶電。908斷路器在保護跳閘之后自動重合閘,由于A相仍然接地,908斷路器又自動斷開,致使重合不成功。但這次重合使整個10 kV配電裝置托架再次瞬間帶電。由于過電壓值較高,在最初,整個10 kV配電裝置托架上的電壓也較高,將石垠塘線的線路避雷器瞬時反向擊穿。于是形成三個放電回路,造成了2號桿上施工人員瞬間遭電擊傷。
3 采取的措施
通過上述分析,可見按目前這種設計方案安裝的10 kV配電裝置還是存在著安全隱患。特別是近年在農網改造工程中,建設的簡易無人值班變電站,大多采用這種設計方案,安裝10 kV配電裝置。在區內的一、二期農網改造工程中,建設了100多座這樣的變電站。雖然這種事故發生的幾率很小,但這種安裝方式使用面廣,還是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應采取下列防范措施,以免類似事故發生。
將線路避雷器在地面上的接地體與斷路器在地面上的接地體分開,入地后再接到同一個地網。確實分不開的,將避雷器與線路的接點移入線路側隔離開關靠斷路器側,不再保護線路側隔離開關。
盡量降低10 kV配電裝置構支架的接地電阻。
對10 kV配電裝置構支架要沿每一基支撐電桿表面直接引下接地線,形成多點接地。
加強對設備的試驗維護,確保設備的絕緣性能。
下一篇:變電運行事故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