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經過
2003年7月18日下午,某電廠600兆瓦發電機組3號鍋爐吹管進入加氧吹管作業階段。
16時左右,該廠對左全屏過熱器進行加氧吹管作業。在氧氣瓶接上支管路前,安裝單位職工打開排氣閥門對支管路進行了2次蒸汽吹掃(每次約10分鐘),并消除了加支路接頭漏氣的隱患。
17時45分,調試單位指揮人員來到零米加氧點現場指揮,發現A、B兩控制閥門未關閉,遂指揮施工人員將這兩個閥門關閉,接入2組氧氣瓶(每組10瓶),并將氧氣支管路的C、D閥門打開。此時,壓力表顯示系統壓力為12兆帕。
18時20分,左全屏過熱器加氧吹管作業準備工作全部完成。19時,在接到吹管指令后,施工人員打開B控制閥門。此時汽包壓力為5.8兆帕,過熱器溫度為427攝氏度。
在開啟B控制閥門的過程中突然發出一聲巨響,閥門及連通管瞬間被燒化、炸裂,大量蒸汽噴出。事故造成一人臉、手、胸部被嚴重燙傷,二度燙傷面積達60%,另有兩人被輕度燙傷。
原因分析
新安裝的鍋爐在向汽輪機供汽之前,必須完成蒸汽管路吹洗工作,用高速氣流將鍋爐制造、運輸、安裝過程中留在過熱器、再熱器蒸汽系統中的雜物、油脂等沖刷干凈。
事故調查人員了解到,在對支管路進行的蒸汽吹掃中,安裝單位職工未對氧氣支管路和壓力表支管路進行吹掃,加氧系統臨時管路內的油脂未被清除。
在加氧吹管的過程中,氧氣與臨時管路內的油脂接觸,發生氧化反應。在打開B控制閥門時,氧氣、油脂的混合物與高溫蒸汽接觸,瞬間發生爆燃。這是引發事故的直接原因。
其實,該廠對安全生產工作還是比較重視的,但對3號鍋爐的加氧吹管作業準備不是很充分。在作業前制定的作業方案、防護措施中根本未寫入蒸汽吹掃作業要吹掃氧氣支管路和壓力表支管路的內容,這是作業負責人及相關技術人員的失職。
上一篇:電解水氧氣壓縮站爆炸事故
下一篇:未經批準試生產 甲烷爆炸釀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