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概況及經過
1972年2月17日14時30分,江蘇省蘇州市某硫鐵礦井下一3.5米水平巷道因佩戴防護用具不當致死亡6人。
17日14時30分,該礦井口值班人員發現井口處有濃煙冒出,立即向礦部值班負責人匯報。礦負責人聞訊立即帶領5人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分三批下井檢查起火原因。因井下一3.5米水平巷道自燃后,所產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窒息性氣體濃度過高,致6人中毒窒息而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1.該礦屬井下礦,采取分層崩落采礦法,用木材做支護,回采時的坑木回收率為50-60%,尚有大量木材留在井內。當硫鐵礦自燃時,引燃木材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并放出大量熱量,加速了反應的進行。
2.這次事故發生在春節放假期間,井下停止通風,空氣不流通,致在氧氣部分消耗后,井內供氧不足,而生成大量一氧化碳。
3.礦負責人違反化工部頒發的有關規定,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進入有毒氣濃度高,氧氣不足的自燃礦井,而導致中毒、窒息。并且在第一批佩戴過濾式面具進礦人員未能安全返回的情況下,仍派第二、三批人員佩戴過濾式面具下井檢查,而擴大了事故。
三、防止同類事故的措施
1.加強通風,使硫鐵礦體中的熱量能及時散發,并降低井下溫度,以防止自燃。
2.實行強采、強掘,減少礦石與空氣的接觸面。
3.封閉采空區,使空氣不進入采空區。
4.對發生自燃的部位按規定及時進行封閉。
5.對全體干部職工加強安全教育,學會各種防護器材的正確使用方法,不準超出范圍進行代用。
下一篇:某化工廠煤氣中毒(195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