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故案例
[案例1]1962年1月10日,某礦地面壓縮機站五號機組氣缸爆炸;立式風包由底部炸斷后騰空而起,穿透房頂墜落于機房四號機旁;機房上空的動力線被崩斷1根;1個彎頭墜落于東側30m處;連接風包的1節管路崩落于機房外5m處;四號臥式風包被崩斜;相距10m處的絞車房門窗玻璃全部震碎。與此同時提升井口噴出濃煙;井下高壓電源也因而跳閘停電,井下批φ150mm供氣管3處爆炸,9處脫節;巷道有5處冒落嚴重,其中六路車場(距地面600m)冒落13m,六路水泵房油開關被摧毀起火燃燒;一些礦車脫軌傾覆;井筒管道沿線均有傷亡人員,其中距地面最遠處為1 200m,共死亡12人,重傷1人,輕傷2人;全井停產達20天。
[案例2] 1976年2月18日,某礦空氣壓縮機的風包上蓋板開裂處,蓋板飛出落在30m以外高7m的采機車間房頂上,穿透房頂墜落在鉗工工作臺前,砸死鉗工1人,輕傷1人。
[案例57]1973年12月,某礦地面空氣壓縮機站,因管道振動激烈,與之相連的一臺風包爆炸,碎片飛出百米之》L,側墻被氣浪推倒。
[案例3]1981年1月8日,某礦工人在檢修空氣壓縮機時,在既沒有排放機體內氣體,又沒觀察壓力表的情況下,拆卸氣閥外蓋。把外蓋螺母拆除時,外蓋飛出,打在維修工人頭部,當即死亡。
2.事故原因分析及事故預防
空氣壓縮機供氣系統的事故主要包括與潤滑油有關的爆炸事故,風包爆炸事故,管道振動引起的爆炸事故,機械事故。除第六章對防爆問題進行的專題敘述外,還應針對不同的原因采取下列措施:
①防止因積炭產生的爆炸事故。加強潤滑油的管理工作,定質、定量用油;采取各種措施控制排氣溫度;加強吸氣過濾,減少吸人灰塵; 加強對氣缸、氣閥的清掃;完善各項安全保護措施。
②防止曲軸箱的爆炸事故。曲軸箱中油霧濃度達到爆炸極限并達到足夠高的溫度(≥350℃)時,曲軸箱將產生爆炸。 因此,要設置曲軸箱的油溫指示,發現油溫異常及時停機處理;保持填料箱的作用,做到基本不漏氣;加強曲軸箱的維護檢修,發現故障立即停機處理。
③防止風包爆炸。風包是壓力容器之一,必須嚴格按壓力容器的管理辦法進行安裝、維護和管理。特別是要正確檢修壓力表、安全閥,保持準確、靈活好用。
④防止管道振動引起的爆炸。設計和安裝壓氣管道時,盡量減少彎管、閥門和異徑管,或者使彎管的曲率半徑大一些,以減少激振力。
⑤防止因維護操作不慎引起局部機件損壞或人身傷亡事故。加強冬季設備的防寒工作;長期停運時,應將空壓機內的存水放出;應嚴格按質量標準定期檢查、維護;空壓系統進行檢修時,拆卸前必須觀察壓力表,放出風包及機體內殘留壓縮空氣,直至壓力為零,風包及機體內壓縮空氣排盡后方可拆卸。
上一篇:離子弧焊健康危害事故
下一篇:過卷、蹲罐及過放事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