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健康、環保是當今世界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和各國政府制定產業政策的出發點,也是人類在社會生產、生活中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石油化學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是經濟和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物質基礎。但是,石油化學工業的安全生產狀況始終不容樂觀,各類大小事故時有發生。這是因為石化項目涉及的原料、輔助原料、中間產品、產品等化學品大多數具有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等特性,且石化生產工藝連續性強、自動化程度高、技術復雜、設備管線閥門繁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發生破壞性很大的事故。為了減少和避免事故的發生安全問題至關重要。因此,我們要在堅持“安全第一,防范為主”生產方針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安全法規體系和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的新的安全管理體制,加強安全生產管理。不斷完善我國石化行業安全技術的研究,而安全評價技術是其中的關鍵所在。加強安全評價技術及其方法的研究,改進和加強危險防范措施,提高對災害事故的應變和處理能力,提高生產的安全性,盡量減少事故的發生尤其是重特大事故的發生,既是石化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解決目前石化工業安全問題的迫切要求。
人們在關注安全健康環保的同時對于突發事故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危害也逐步重視起來。而且石油化工較其它行業,事故危害性較大,后果較嚴重。自70年代初以來我國建設的石油化工裝置日趨大型化,促進了生產過程自動控制技術的發生,提高了綜合效益,但也存在發生火災、爆炸事故的潛在危險。而且石化企業生產裝置大多數處于高溫、高壓的運行狀態,操作控制復雜,增加了發生爆炸、火災或中毒事故的潛在危險因素;不僅如此,石化企業生產所用的原料和生產的產品、中間品,大多是易燃氣體,可燃固體危險物質。近十幾年來石油化工廠所發生的火災、爆炸大多是由易燃、易爆危險物質的物理、化學性質造成的。因此,為了保證裝置在工程設計、生產管理、操作等方面安全生產和運轉,理應對有危險性的工藝裝置、單元過程、設備、原料產品的運輸貯存等進行安全評價。所以,以石化安全生產理論和技術為基礎的環境風險評價應運而生,其工作主要內容是:評價石化項目的生產、儲運等過程中的突發事故可能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并制定相應措施,盡量降低其危害程度。因此對石化項目進行安全評價是十分必要的。
我國自開展安全系統工程的研究和推廣以來,針對石化企業生產特點采用多種評價方法對其從原料、生產過程,到產品貯運等工序進行安全評價,查明了危險性防患未然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起到了顯著的作用。故在石工企業開展評價是非常必要的。
上一篇:定性火災安全評價方法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