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產生
2003-11-10
來源:本站原創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早期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活動主要集中在事故預防(如切割、墜落、摔倒等)、工程控制以及研究各種物質(如硅、鉛、氧化鋅等)對工作環境與人體的影響。隨著對工作環境危害認識的加深以及控制措施的進步,出現了逐步完善的政府與非政府的法規和標準,人們的注意力開始轉向利用法規和標準的檢查評價以及對控制活動的管理,在這一階段重點強調的是職業安全健康程序(如各類作業的操作規程)。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原有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又面臨了許多新的問題與挑戰,例如:
(1)如何充分處理由于技術進步與激烈的競爭所導致的企業工作環境、工藝方法和組織結構的急劇變革,并使職業安全健康管理與新的危害和風險同步變化;
(2)如何面對嚴峻的安全生產形式,在現有基礎上更進一步地減少和降低現有事故發生率;
(3)如何避免因生產經營單位安全技術人員的變動所造成的單位安全健康管理水平的降低,確保企業安全健康管理技術保持良好的延續;
(4)如何持續地減少企業潛在的風險,實現從“無事故現場”向“無事故風險的現場”進步;
(5)如何使職業安全健康管理融合并服務于整個生產經營單位管理的價值取向;
(6)伴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對于大型跨國公司和大型現代化聯合企業如何使其職業安全健康管理的功能一體化。
此外,世貿組織(WTO)與社會責任以及政府監察機能的逐步減弱都對現有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方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為此,從20世紀90年代初,特別是在國際標準化組織(1SO)通過IS09000和IS014000成功引入了管理體系方法之后,一些發達國家率先開展了實施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活動,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開始進入系統化階段,即將管理體系的概念、理論和操作開始應用于職業安全健康管理的預測、確認、評價和程序控制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