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OHSAS18000?
OHSAS18001是一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標準,OHSAS是英文“Occupational Health & Safaty Audit System ”的縮寫,中文就是“職業健康安全審核體系”,我國轉化為國家標準,標準代號為GB/T28001-2001
二.推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目的
推行、實施并通過認證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可以確保企業能夠提供給全體員工一個職業安全健康衛生要求得到控制的環境,保證員工、企業和相關方的各種利益得到滿足。
三、職業安全衛生需要管理的風險
(l)職工本人及其他人的生命傷害;
(2)職工本人及其他人的健康傷害(包括心理傷害);
(3)資料、設備設施的損壞、損失(包括一定時期內或長時間無法正常工作的損失);
(4)處理事故的費用(包括停產、事故調查及其他間接費用);
(5)組織、職工經濟負擔的增加;
(6)職工本人及其他人的家庭、朋友、社會的精神、心理、經濟傷害和損失; (7)政府、行業、社會輿論的批評和指責;
(8)法律追究和新聞曝光引起的組織形象傷害;
(9)投資方或金融部門的信心喪失;
(10)組織信譽的傷害、損失,商業機會的損失;
(ll)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下降;
(12)職工本人和其他人的埋怨、牢騷、批評等。
四、風險引發事故造成損失的因素有兩類:個人因素和工作/系統因素。
其中個人因素包括:
1. 體能/生理結構能力不足,例如身高、體重、伸展不足,對物質敏感或有過敏癥等;
2. 思維/心理能力不足,例如理解能力不足,判斷不良,方向感不良等;
3. 生理壓力,例如感官過度負荷而疲勞,接觸極端的溫度,氧氣不足等;
4. 思維或心理壓力,例如感情過度負荷,要求極端集 中力/注意力等;
5. 缺乏知識,例如訓練不足,誤解指示等;
6. 缺乏技能,例如實習不足;
7. 不正確的驅動力,例如不適當的同事競爭等。
工作/系統因素包括:
1. 指導/監督不足,例如委派責任不清楚或沖突,權利下放不足,政策、程序、作業方式或指引給予不足等;
2. 工程設計不足,例如人的因素/人類工效學考慮不足,運行準備不足等;
3. 采購不足,例如貯存材料或運輸材料不正確,危險性項目識別不足等;
4. 維修不足,例如不足的潤滑油和檢修,不足的檢驗器材等;
5. 工具和設備不足,例如工作標準不足,設備非正常損耗,濫用或誤用等。
由此可見,對損失的控制不僅僅限于個人安全控制的范圍。戴明博士和其他的管理學家發現,一家公司里的問題,大約15%是可以由職員控制的,約85%或以上是由管理層控制的。損失并不是商業運作上"不可避免"的成本,而是可以通過管理來預防和消除的。
職業安全衛生事故損失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損失的耗費遠遠超過醫療護理和疾病賠償的費用,也就是說間接損失一般遠遠大于直接損失。
五、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發展階段?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的發展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50年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的主要內容是控制有關人身受傷的意外,防止意外事故的再發生,不考慮其他問題,是一種消極的控制.
70年代:進行一定程度的損失控制,考慮了部分與人、設備、材料、環境有關的問題,但仍是被動反應, 消極控制。
90年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已發展到控制風險階段,對個人因素和工作/系統因素造成的風險,可進行較全面的積極的控制,是一種主動反應的管理模式。
21世紀:英國安全衛生執行委員會的研究報告顯示,工廠傷害、職業病和可被防止的非傷害性意外事故所造成的損失,約占英國組織獲利的5%-10%。各國對職業安全衛生方面的法令規定日趨嚴格,日益強調對人員安全的保護,有關的配合措施相繼展開,各相關方對工作場所及工作條件的要求提高了。現代管理呼吁以人為本。對組織而言,職業安全衛生是應盡的社會道義和法律責任。各類組織組織日益關心如何控制 其作業活動、產品或服務對其員工所造成的各種危害風險,并考慮將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全面納入組織日常的管理活動中。因此21世紀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是控制一切風險,將損失控制與全面管理方案配合,實現體系化的管理。這一管理體系不僅需要考慮人、設備、材料、環境,還要考慮人力資源、產品質量、工程和設計、采購貨物、承包制、法律責任、制造方案等。 我們可以從英國幾家大公司的有關論述中,看到21世紀組織界對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的重視程度:
英國石油公司:預防便宜于治療,仁心與商理并不必然沖 突,工作安全就是好的業務,利潤和安全并不互相排斥。
英國貝電斯集團:通過改進我們的健康與安全的系統,我們省下了75萬英鎊的保險金。
英國 Conolo公司:安全無疑是我們所作的投資的最吃重的一項,問題不是它花費我們多少錢,而是替我們省下多少錢。
六、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動態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產生英國標準化組織在全球率先制訂了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指南(BS8800:1996),旨在保障員工和相關人員的安全和健康,并使組織完善內部管理、減少經營風險、避免損失。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體現了保護人權的國際潮流,因而該體系繼 ISO 9000質量管理體系和ISO 14000環境管理體系后,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一個新熱點。許多組織將該指南作為綱要來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例如旁氏、 ABB、杭州松下等。
但是, BS8800僅提供了建立體系的兩條途徑,是一個指導性綱要或推薦性作法,不能作為體系認證的依據;而目前尚無世界通用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認證標準。在此情況下,為滿足組織的認證需求,世界少數知名評審機構在 BS8800的基礎上制訂本機構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認證標準。
七、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好處
建立對組織的意義雖然目前全國范圍內只有幾十家組織獲得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認證,但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并尋求認證必將成為國際新潮流,其給組織帶來的利益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l)通過第三方評審,取得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并對外公告與有關標準的符合性,從而提高公司的組織形象;
(2)體現管理者對員工的關心,建立"以人為本"的組織文化,增強公司凝聚力;
(3)最大程度地減少或消除組織經營的職業安全衛生風險,避免相關問題所造成的直接/間接損失,達到企業永續經營的目的;
(4)通過體系化和全員參與,完善內部管理;
(5)承諾符合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主動守法,善盡組織的國際/社會責任;
(6)順應國際貿易的新潮流。
從全球體系認證、產品認證的發展趨勢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認證又將成為一種非關稅貿易壁壘。及早建立體系并通過認證,可幫助組織搶占國際貿易先機。
下一篇: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