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論文分析了我國近年來居民住宅火災的嚴峻形勢,居民住宅火災發生的主要原因以及此類火災頻發的主要影響因素,提出了建設居民住宅消防管理體系的觀點,并從鄉村和城市兩個角度對居民住宅消防管理體系的基本框架及管理措施進行了探討研究。
【關鍵詞】居民住宅 消防 管理體系
0.前言
近年來,我國居民住宅火災頻頻發生,形勢相當嚴峻,無論從火災起數還是從傷亡人數和火災損失來看,在火災總數中都占有較大的比例,而且不斷有重特大火災發生。這些火災從表面上來看無非是用火不慎、電氣、玩火、吸煙等原因引起的,卻體現出全民的消防意識和消防常識的缺乏。雖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了有關單位消防管理的職責,但是對居民住宅的管理存在著漏洞。
另外,對于居民住宅的消防管理工作來說,又有其特殊之處,管理范圍大,管理對象多,最基層的公安消防機構只設在縣/市一級,這樣警力就顯得相對不足,如果僅僅依靠公安消防機構來管理的話就會捉襟見肘。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扭轉這個不利的局面,還是要從管理的社會化、大眾化入手,建立一種合理有效的消防管理體系,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鋪平道路。
1.居民住宅火災的形勢分析
表1所示是1994年到2001年我國居民住宅火災統計情況。從表中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1994年至2001年,全國每年居民住宅火災的起
表1:1994年至2001年全國居民住宅火災情況
數都超過了火災總數的三分之一,有的年份甚至超過一半,每年因居民住宅火災導致的死亡人數占火災死亡總人數的一半左右,受傷人數群超過受傷總人數的三分之一。以2001年為例,平均每天發生居民住宅火災135.2起,死亡4.1人,受傷4.1人,直接財產損失65.8萬元。
再看幾個火災案例:
2001年3月10日,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大市鎮北連村一住宅因女戶主燒香遺留火種造成火災,當場燒死5人,直接財產損失6萬余元。
2001年9月1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縣富祿鄉安高村因電氣原因發生火災,燒毀房屋518間及大量的牲畜、糧食、生產生活用具,受災戶341戶、1466人,死亡1人,直接財產損失326.3萬元。
2002年 11月26日,山東省濰坊市大虞區一居民住戶樓因液化氣泄漏發生爆炸起火,造成9人死亡。
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居民住宅發生火災都可能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重大的財產損失。從總體上看,住宅火災起數之多、傷亡之眾是其他火災無法比擬的。雖然象上述案例一樣造成嚴重后果的住宅火災并不多,一般的居民住宅火災的損失和公眾聚集場所、化學危險品場所的損失比起來要小,但這類火災發生的概率要比其他火災大得多,更何況對于一個家庭而言,哪怕是一起小小的火災,其傷害都是巨大的。
2.居民住宅火災原因分析
2.1火災原因
下面是2001年居民住宅火災原因的比例圖(圖1):
從以上的統計可以看出家庭火災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1.1用火不慎是引起居民住宅火災的主要因素。居民的消防意識淡薄,未能掌握正確的用火防火知識和滅火技能,缺乏對災害的自防自救能力,缺乏消防法制觀念,這一系列不利因素直接導致了人為用火不慎引起的火災事故常年居高不下。
生活用火不慎引起的火災:如城鄉居民使用柴、煤灶時,用汽油、煤油等易燃液體引火或灶前堆放柴草過多,生火后離開爐灶或將未完全熄滅的爐灰倒在其他可燃物附近,引起火災;或使用煤氣、液化石油氣灶時,鍋壺盛水過滿,加熱后水溢出熄滅火焰,而氣照常放出,導致火災爆炸事故;或居民使用煤油爐時,用汽油作燃料或將爐體碰倒引燃成災;或家庭做飯煉油時,油鍋過熱起火后處理不當導致成災。另外,如城鄉居民夏季用滅蚊器、蚊香或燃燒雜草谷殼驅蚊,由于蚊香擺放不當或點火生煙時無人照管而招致成災;或冬季在家中安裝火爐、火盆等疏忽大意而造成火災;或停電時有些農村地區用油燈、蠟燭照明時粗心大意,靠近可燃物蔓延成災。
2.1.2 電氣故障是引起住宅火災的另一個主要因素。電器產品的種類和投入使用量的急驟增加,人們對電氣線路和電器產品的認識不足,安裝不當,使用操作不對或由于電器設備、電器產品本身質量低劣,引起的火災事故明顯增多。城鄉居民缺乏用電常識,私拉亂接電線時電線的截面、種類選擇不當,電線的布置、使用不合理等常導致電線起火。
家用電器火災,其原因主要有:用電不正常,家用電器的電源通斷過頻,從而迫使電動機的啟動電流劇增,溫度急劇上升,導致電動機等元件過熱燒毀起火;家用電器進入線受潮,產生漏電打火,從而引起火災;違反操作規程使用家用電器,導致家用電器出現故障起火;家用電器本身質量低劣,發熱過高且絕緣隔熱散熱效果差引起火災。
2.1.3 小孩玩火致災。許多家庭父母外出,把小孩單獨留在家中因其年幼無知,好奇心強,玩打火機、火柴、蠟燭等易燃物導致火災。
2.1.4 吸煙是引起居民住宅火災的再一個主要原因。煙頭雖小,但它卻能引起許多可燃物燃燒,因為燃燒的煙頭表面溫度有300—450℃,中心溫度可達700—800℃,一支香煙的燃燒時間大約為4—15分鐘,這么長的時間為火災發生提供了隱蔽的潛伏期。
其他如人為縱火、精神病放火或自然災害如雷擊、自燃、靜電也都有可能引起居民住宅火災。
2.2 造成居民住宅火災頻發的原因
2.2.1 消防設施缺乏
各級人民政府,特別是基層人民政府,對居民住宅消防重視不夠,投資也比較少,部分居民住宅中的消防設施比較缺乏,一些地方的老城區甚至連消防車道也沒有。另外,在居民建筑這一塊,防火宣傳和消防檢查也比較少,達不到有關規定的標準。
2.2.2 基層消防管理存在漏洞
我國公安消防機構的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實行統一領導下的分級監督管理模式。居民住宅這部分在城市屬于三級,在農村屬于二級,都歸公安派出所負責監督管理。但由于警力有限,面對轄區內眾多的單位和家庭,僅僅依靠公安派出所“包攬式”管理是遠遠不夠的,而且作為社區民警、治安民警對消防專業知識掌握不是很全面,所以派出所的管理力度不大,存在失控漏管的現象。
2.2.3 群眾消防意識淡薄
在全國來看,居民消防意識淡薄,消防知識貧乏,是居民住宅火災發生的一個“重大”隱患。由于人們對火災的危害性認識不足,總是以為離自己很遠,大多數居民消防安全意識不強,不懂得基本的防火滅火和逃生自救的知識,對用火、用電、用氣等麻痹大意,往往造成嚴重后果。日本一些城市由于對市民消防教育抓得較早,較多,到1996年起火原因的順序排列已有很大變化(見表2),在日本涉及缺乏消防意識和消防知識的用火不慎、吸煙不慎在火災原因排列上普遍靠后,以犯罪為特征的放火列在首位,而中國城市北京和上海,涉及消防意識和消防知識的電氣、用火不慎、吸煙不慎等火災成因排在首位,放火卻靠后了。從中可以體現出日本的民眾消防意識與防御能力較強,這是重視消防教育宣傳的結果。
表2:1996年日中部分城市火災原因狀況表
為了減少居民住宅火災的發生,應該從基層抓起,要深入群眾,所謂居民住宅消防管理體系就是城市街道辦事處(農村鄉/鎮人民政府)、公安派出所、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城市的居民住宅區物業管理單位在當地人民政府的統一領導和公安消防機構的監督指導下,立足現有的組織機構,發揮管理和服務功能,發動和依靠群眾,實行群防群治。此體系的最基本組成單位是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體系結構如下(圖2):
4. 居民住宅消防管理體系的管理措施
該體系的總體思路是:政府統一領導,消防部門監督,群眾自我管理。充分利用現有的組織機構,發揮其管理和服務功能,實行消防自治,通過走群眾組織自我管理和消防機構依法監督管理兩條路,實現居民住宅消防安全管理“無空隙”覆蓋。
4.1 加強消防基礎設施建設
在居民住宅消防基礎設施建設中,各級政府應該根據當地的實際在轄區的公共部分建立與實際相適應的防火滅火設施。在城市中居民住宅區的消防水源、消防通道和水系統都要落實到位;一些城市的老城區,電氣線路老化,已經不適應現在用電量大的實際,政府應當及時地為居民更換老式電氣線路;對于部分耐火等級比較低的農村居民住宅,要堅決地采取措施,推行農房改造;對于干旱缺水的地方,要修建合適的消防水池,以備不時之需;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為居民家庭配備小型家用滅火器,比如青島市的部分社區就為每戶家庭都配置了滅火器。在消防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資金問題成了最大的困難。可以采取集體拿一部分,居民自籌一部分,政府補貼一部分的三方籌資方案。
4.2 加強消防教育和消防宣傳
預防居民住宅火災要大力加強消防安全宣傳教育。目前我國國民消防安全素質還遠遠不能滿足和適應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用火不慎和違章操作,值班制度形同虛設,消防設施不能有效發揮作用等,是近年來居民住宅火災頻發的重要原因。因此,重視消防宣傳教育和培訓,增強社會消防安全意識,提高整體消防安全素質,就成為一項極為迫切的任務。
從長遠看,在加強對中小學生的消防安全教育的同時,勞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有關部門都應認真履行自己的法定職責,積極開展消防安全的宣傳、培訓工作。消防執法機構作為政府消防工作的職能部門,要督促落實《消防法》賦予居民委員和村民委員會消防宣傳教育的責任,把消防宣傳的責任落實到所轄區域居民的生活中。人類現己進入信息和知識時代,在宣傳形式上應大力引進現代信息技術,加強消防宣傳的數字化、網絡化建設,教育內容與現實同步動態變化,努力實現宣傳效能的幾何級數或裂變式增長。
按照《消防法》規定要求,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等有關部門宣傳消防安全義不容辭。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應該積極與這些部門協調,并與消防執法機構密切配合,構筑消防宣傳陣地,充分發揮大眾傳媒速度快、受眾多等優勢,定期播發消防公益廣告或防火滅火基本常識,披露群眾關注的消防熱點問題和具有典型教育意義的重特大火災案例,曝光違法違章行為,發揮輿論監督作用,擴大媒體的社會效益。
居民住宅中有相當一部分弱勢人群(老弱病殘等),他們日常接觸用火用電機會較多,因社會閱歷和科學知識上的欠缺,容易因故誘發火災,如處置不當,小火亦能成災。弱勢人群臨災時行動猶疑遲緩,處于典型的逃生不利狀態,極易成為火災中的受害者。在消防宣傳方面對這些弱勢人群應當實行傾斜政策。考慮到影響和效果,針對弱勢群體的消防安全教育應當重點從婦女和中小學生入手。婦女是家庭的主角,婦女消防安全素質對家庭和社會的重要性日益凸現,其消防安全意識技能,及其在消防安全宣傳中的作用有著極大的可塑性和功放效果,居委會和村委會可以聯合婦聯將婦女消防素質教育納人“文明家庭”、“優秀素質母親”等活動中。
4.3 發展多種形式的消防隊伍
積極發展多種形式消防隊伍,是公安部近幾年根據我國國情和消防的現狀,提出和大力宣傳的一項改革措施。在目前的情況下由于警力不足,全靠國家現役隊伍來包攬城鄉的消防保衛任務,顯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合理的。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內,必然要走現役制消防隊伍和其他各種地方、民間消防隊伍同時存在、共同發展的路子。現役制消防隊伍的重要應當充分肯定,但兵役制消防部隊只能主要用于大城市和某些重要地區,小城市再增加或建立現役制消防隊伍的難度比較大。世界上不少國家實行志愿消防制度,由當地居民中的志愿人員經過訓練,輪流到消防站值勤,既能及時撲救初起火災,又是一項社會公益事業和社會精神文明的表現。
各級政府和公安消防機構要在抓好現役部隊質量建設前提下,同時要指導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建立群眾消防服務組織。這些消防服務組織,是在居委會和村委會成員基礎上組成的,實行居委會主任和村委會主任負責制,成員由轄區居民擔任,其形式可以是住宅區消防工作組,志愿消防服務隊,安全巡查隊等,其職責是對轄區內的共消防設施、樓內消防設施進行檢查與維護,在消防隊到達之前對火災進行前期處理,與居民家庭簽訂《居民防火公約》,向居民家庭發放消防宣傳材料,挨家挨戶進行防火檢查和安全提示,對居民進行消防安全宣傳和教育,為孤寡老人等弱勢人群提供消防安全服務等。
4.4 加強消防檢查
防火檢查由重點單位走向千家萬戶。在消防監督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的同時,居民區還要建立定期消防檢查制度,防火小組和志愿消防隊員要對轄區居民家庭每月至少檢查一次,對孤寡老人等弱勢人群每半月檢查一次。對住宅區的消防安全巡查要每周進行一次。定期消防檢查主要檢查各項消防制度是否落實到位、消防設施是否完好、消防通道是否暢通等,及時發現火災隱患及時督促整改。
5.結束語
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組成單位,消防工作只有從基層抓起,才能從根本上增強火災的防范能力。居民住宅的消防管理工作是消防社會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各成員單位的管理工作要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做好消防工作,并使之與公安消防機構依法監督的力量形成合力,有機地推動居民住宅乃至整個社會的消防安全。
參考文獻
[1]俞明南,郭煥海,郝清淳.城鄉結合區域消防管理體系分析.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02(3)
[2]展望新世紀消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消防協會.2001.10
[3]劉永基.新編消防管理學.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8
[4]周永奎,趙岳萊.論城市消防工作中的社區化管理.消防科學與技術,2000(3)
[5]陳麗麗,熊家林.略論實現消防工作社會化的對策.湖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3)
[6]中國火災統計年鑒.公安部消防局.北京:群眾出版社.1995
[7]中國火災統計年鑒.公安部消防局.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6-1999
[8]中國火災統計年鑒.公安部消防局.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0-2002
[9]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10]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
下一篇:如何建立城市重大危險源監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