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使承諾變成現實,達到預期的方針目標,必須在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的實施上采取一系列措施,開展一系列活動。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的規劃是制定企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方案的過程。規劃要根據企業總的政策、目標及其執行標準的管理規定進行。
規劃的主要內容包括:
①目標的明確表述。如對生產操作過程中發生人身傷害和財產破壞事故的要求;防治大氣污染和水體污染措施及處理效果等。
②實現目標所采取的措施。包括安全操作規程、環保措施、人身健康防護措施等。
③各級組織機構的責任。說明各級HSE管理機構及相關機構的職責,如管理委員會負責健康、安全與環境的決策,各車間管理小組負責各工區的管理工作,安全員負責生產的安全措施檢查等。
④資源需求。包括人力、物力和財力的需求及配置等。
⑤實施計劃的進度表;
⑥促進和鼓勵全體員工做好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的方案;
⑦為全體員工提供關于健康、安全與環境表現情況的信息反饋機制;
⑧建立評選健康、安全與環境表現的先進個人和集體的制度;
⑨健全評價和完善的機制。
1.設施的完整性
設施指與健康、安全、環境有關的設施,設施的完整性是指與健康、安全與環境有關的設施與主體設施同時存在同時運行。這類似于我國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的“三同時”制度,只是將范圍擴大到健康、安全與環境三個方面,要求健康、安全與環境的關鍵設施與主體設施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運行、運行狀況達到規定要求。
煉化企業應制定設施完整性管理程序,程序應體現以下總要求:加強設計控制,使將要投入生產的所有項目的工藝流程和主體結構符合國家有關規范、規程和標準;對新、改、擴建項目設施完整性實施“三同時”管理;對已經投入運行的設施開展達標建設活動,保證設施維護和保養,加強采購質量控制,使所有安裝使用的設備、裝置性能符合規定標準、加強監測、檢驗控制手段,使在用設備保持規定的技術指標和性能,及時了解偏差并糾正。
對新設施和設備購買和建造前的評價應包括對達到健康、安全與環境要求進行詳細的評價,同時應強調將本質安全設計作為削減風險和減少健康、安全與環境有害影響的最佳預防措施。
設計與標準之間的偏差應由指定人員(或)主管部門評審,批準之后才能確定。造成偏差的原因應形成文件。
2.程序和工作指南
在HSE管理體系實施過程中,為了避免由于缺乏成文的工作程序而導致違反健康、安全與環境方針或破壞法規要求及表現準則的活動出現,對所有活動應制定形成文件的程序和準則,以指導企業自己的員工或其委托方來實施。制定程序應注意如下方面:程序文件編制時要進行周密的策劃;要充分利用現有工作程序;要考慮程序及文件的可操作性。
需要建立操作程序的活動包括但不限于:
①健康、安全與環境設施的變更;
②應急反應活動;
③采取控制危害和削減風險措施;
④任何特殊、危險作業(包括用火、動土、電工作業、登高架設作業、進設備作業、起重機械作業等)。
工作程序的表述應簡單明確,易于理解,并指明個人應負的責任、采用的方法和表現準則的適應性。
采購和簽訂合同應有相應的工作程序,以確保承包方和企業委托方遵守企業對他們的有關要求。
工作指南規定工作場實施生產任務的具體方法,應形成文件。工作指南應提供給所有相關人員(包括承包方)。需要特定工作指南的操作活動包括但不限于:
①設備的開、停車。煉化企業停車過程中,操作、產品及廢物的排放都具有專長特殊性,也是事故多發階段,制定詳細正確的開停工操作指南是保證正常開停工的重要手段。
②電器設備的投用和切斷。
③爆炸物品、化學危險品的使用、貯存。爆炸物品、化學危險品的使用、貯存是HSE管理的重要環節,應充分考慮其影響。
④高溫、高壓操作。煉化生產過程中,有許多過程的操作條件是高溫、高壓,操作條件苛刻,如催化裂化裝置、合成氨裝置等,操作人員嚴格按工作指南進行是保證安全正常運轉的必要條件。
⑤進設備作業。在裝置檢修過程中,如加熱爐、罐、塔、反應器等設備的需要要人進入內部檢修,因這些設備內都含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氣體,很容易發生人身傷害事故,因此應對這些作業制定工作指南,要求工作人員嚴格按指南進行,避免意外事故發生。
⑥起重機械作業。
⑦高空作業。
⑧危險區域用火。煉化企業各生產過程始終存在易燃易爆物質,各裝置區及罐區要嚴格控制用火,制定用火工作指南。
⑨放射源的使用。
3.變更管理
為控制和減少由于文件、設計、工藝流程、機構、設備、操作規程等永久性或暫性變更對健康、安全、與環境的有害影響,必須制定變更管理程序,并以文件的形式明確指定歸口管理部門。變更是經常發生的活動,怎樣使變更不會對健康、安全與環境產生有害影響是進行變更管理的主要目的。
任何變更都可能引起健康、安全與環境影響因素的改變、造成新的風險,應對變更可能引起的風險進行評價和控制是實施變更管理的主要任務。為便于管理。煉化企業應根據采油生產活動實際情況,將各種可能發生的變更進行分類,并作相應的管理和控制規定。變更管理以變更管理程序的文件形式制定。
根據變更物點及其潛在的影響,所采取的方法應適合于強調健康、安全與環境的問題,并包括:
①對提議的變更 予以記錄;
②對變更及其實施可能導致的健康、安全與環境風險予以記錄和進行評審;
③對認可的變更及其實施程序形成文件,包括:
●應該確認對健康、安全與環境的危害、評價削減風險和影響的措施;
●信息交流與培訓要求;
●時間要求;
●驗證和監測要求;
●如果違反,所采用的標準和采取的活動。
有主管部門批準實施提議的變更,可能影響整修健康、安全與環境計劃的變更的活動包括但不限于:
①法律、法規、標準的變化;
②設備的變更;
③人員的變更;
④過程的變更(包括裝置的停工、檢修、開工)。
4.應急反應計劃
企業應對那些可預見的突發事件系統地進行評審、分析和記錄。在工程設計和施工前,就應考慮突發事件的應急反應要求,編制和完善對潛在突發事件的應急反應計劃并形成文件,傳達到:
①指揮和控制人員;
②應急服務部門;
③可能受到影響的承包方;
④其他可能受到影響的相關方。
企業應制定油罐定期訓練、演習和其他合適的方法,檢查應急反應計劃,并不斷完善。對應急反應所需設備應定期評價和保養,使之處于完好狀態。
應急計劃應包括但不限于:
a. 應急組織的建立;
b. 應急情況分類;
c. 現場應急報警方法;
d. 火災、爆炸應急方法和程序;
e. 油料、燃料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泄漏 應急措施;
f. 停水、電、氣等的應急措施;
h. 現場急救醫療措施;
i. 污染應急措施;
j. 污水處理系統受到嚴重沖擊應急措施;
k. 放射性物質危害應急措施;
l. 其他應急措施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