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WTO 后,石油化工企業將直面國際市場的挑戰,而參與挑戰的有利條件之一是通過 HSE 體系認證。本文闡述了企業建立并保持 HSE 體系應注意的問題及需要采取的對策。
1 、問題分析
(1) 個別企業從經濟利益出發,不愿意花費資金解決健康、安全、環境方面的問題,而單純為認證而認證,因而故意隱藏一些企業內部安全方面的缺點和隱患,表現在進行風險識別與評價時故意避開較大的隱患,或將較大的隱患評價得較低,以致于不需采取必要的消減措施。企業的這種做法是 HSE 認證的本質和目的背道而馳。
(2) 企業缺乏 HSE 專業人才,在制定 HSE 文件、進行風險識別與評價時,照抄照搬其它企業的 HSE 文件,缺乏與企業安全生產實際的聯系,使體系有名無實,更談不上實效。
(3) 企業缺乏與職工的交流。企業以為制定了 HSE 體系文件,進行了必要的風險識別與評價就可以完事大吉,缺乏向職工進行宣傳,職工不了解體系的要求,使體系得不到有效運行。
(4) 企業建立的 HSE 體系不符合企業發展變化的需要,無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
2 、解決辦法
(1) 領導對企業安全工作的重視程度決定了企業安全工作的效果如何。江澤民總書記指出: “ 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 ” ,一語道出了企業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企業各級領導在安全工作中所承擔的重大責任。人的意識支配人的行為,因而要在提高企業領導安全意識上狠下工夫。一方面,在企業用人上把好關。企業上級部門要將安全意識強、責任心強的人充實到企業領導崗位,特別是一把手崗位上來,并不斷加強教育,使企業領導真正認識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到企業在安全工作上投入資金將為企業帶來更大的利益。另一方面,上級部門要經常對企業進行安全檢查,了解企業安全工作的真實情況,將安全工作納入對領導政績的考核項目中,使企業安全工作得到真實開展,并獲得實效。
(2)HSE 體系是1個國際公認的、經過了國內外大企業驗證的科學體系,企業通過了 HSE 認證,則獲得了一塊進入國際市場的敲門磚。企業要建立 HSE 體系,需要各部門的分工協作,更需要有大量的專業人員參加。為此,企業領導要給予高度重視,一方面從企業各車間、各職能處室抽調有責任心,熟悉本車間、本處室工作的人組成 HSE 工作小組,派他們參加由權威部門組織的 HSE 內審員培訓班,獲得內審員資格證書,再派他們到本車間、本處室舉辦一般員工學習班,向職工傳達 H5E 體系要求和益處,激發職工建立 HSE 體系的熱情,從而積極參與到體系建立中來。另一方面,要組織內審員結合企業實際,編寫企業 HSE 文件,進行風險識別與評價,制定必要的風險消減措施。企業 HSE 委員會要對 HSE 體系文件、風險識別與評價情況進行審查,以確保 HSE 體系文件、風險識別與評價符合企業實際,并將為企業帶來實效。
(3) 企業制定了符合實際的 HSE 體系文件,并進行了認真的風險識別與評價,這只是企業建立 HSE 體系的第一步,要想使體系真正運行并獲得實效,必須使各部門、全體員工參與其中。為此,要充分發揮企業 HSE 辦公室的協調作用,加強企業與員工的交流。要通過舉辦學習班、座談會等形式,向職工宣傳企業有關 HSE 體系文件要求,傳達體系運行的真實情況,征求職工對體系運行的意見,使職工真正了解體系,知道自己在體系中應該做什么,怎么做,如何才能做得最好。企業 HSE 辦公室要經常對體系進行檢查,及時了解體系的真實情況,采取有效措施,確保體系有效運行。
(4) 企業為迎接入世后激烈的市場競爭,不斷進行內部重組改制,調整機構和生產格局,原來的體系已經不適合企業發展變化的需要,為此,企業要根據形勢,及時調整 HSE 體系,以滿足 HSE 體系管理的要求。首先,要調整各部門的職責分工,做到責權清晰。第二,要及時對新上的生產項目、裝置進行風險識別與評價,制定必要的風險消減措施和相應的作業文件,并對有關的體系文件進行必要的修訂。第三,要向職工進行宣傳教育,使職工及時了解體系的變化,了解體系文件的最新要求,從而確保體系健康有效的運行。
3 、結束語
為迎接入世的需要,許多企業已經認識到建立 HSE 體系的重要性,并積極著手建立這一體系,但要想真正使企業在認證中獲得實效,就必須采取嚴肅認真的態度,克服僥幸心理,切實解決企業存在的健康、安全、環境方面的問題,使企業真正定上健康發展的軌道上來。
下一篇:建立HSE管理體系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