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氨氣:急性氨中毒常因生產設備或管道破裂,運輸途中儲氨鋼瓶或儲槽破裂,或在檢修過程中吸入氨所致,也常常使周圍居民和行人受傷。
2、氯氣:工業上用于氯堿工業,制造殺蟲劑、漂白劑、消毒劑、溶劑、顏料、塑料、合成纖維等,還可制造鹽酸、光氣、氯化苯、氯乙醇、氯乙烯、三氯乙烯、過氯乙烯等各種氯化物,在制藥業、皮革業、造紙業以及醫院、游泳池、自來水的消毒等也都應用。高熱條件下與一氧化碳作用,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氣。
3、光氣:光氣是制造塑料、燃料、農業、制藥等的原料。因輸送管及設備故障、容器爆炸等原因,可造成大量外溢,引起急性中毒。脂肪族氯烴類燃燒或受熱也可產生光氣。
4、二氧化硫:用于制造硫酸、有機化合物的合成、硫化橡膠、漂白紙漿與羊毛絲、造紙、制糖、石油精煉、皮革、合成酚、洗滌劑、漂白、磺化、熏蒸殺蟲等。二氧化硫還時常見的工業廢氣及大氣污染的成分。
5、氮氧化物:包括氧化亞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四氧化二氮和五氧化二氮等。生產中引起急性職業中毒的常是幾種氣體的混合物,其中主要是二氧化氮,也稱硝氣(煙)。在制造硝酸或使用硝酸浸洗金屬時密閉不嚴、制造硝基炸藥、硝化纖維、苦味酸等硝基化合物、苯胺燃料的重氮化過程、硝基炸藥爆炸時含氮物質燃燒、電焊及電弧焊發光時產生的高溫使空氣中的氧和氮結合成氮氧化物、汽車內燃機排放的廢氣等中含有氮氧化物,青飼料儲存在通風不良、缺氧的倉內,遇高溫時分解成氮氧化物和水,造成“谷倉氣體中毒”。
6、一氧化碳:可發生于井下放炮、煤氣管破損、熱水器漏氣等;
7、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用于制造啤酒、飲料、滅火劑和發酵等工業。發生急性二氧化碳中毒的場所多是封閉或半封閉狀態如釀酒池、漚糞池、糖蜜池等,或是低于地面的地下設施如飲水井、礦井、地窖、建筑物孔樁等。這些場所的共同特點是內部通風不良,有機物較多并繁殖、發酵,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時消耗大量的氧,因此急性二氧化碳中毒時常伴缺氧存在。
8、硫化氫:職業性硫化氫中毒多由于生產設備損壞,輸送硫化氫管道和閥門漏氣,違反操作規程,生產中毒事件以及硫化氫車間失火等致使硫化氫大量溢出。或由于硫化氫的廢氣、廢液排放不當及從事陰溝清理、糞坑清除,腐敗魚類處理,咸菜生產及從事病畜處理,由于有機物質的腐敗而生成硫化氫,可造成急性中毒發生。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接觸硫化氫的職業有70多種。
9、砷化氫:急性砷化氫中毒可見于多種行業,而以冶金行業最為多見。含砷礦石遇酸或其灼熱廢渣遇水產生砷化氫廢氣是常見的中毒原因。此外,生產和使用乙炔、生產合成燃料、電解法生產硅鐵、氰化法提取金銀等,也可產生砷化氫。國內也曾有海魚腐敗,使有機砷轉化為砷化氫致中毒的報道。
上一篇:危險化學品的概念及分類
下一篇:實驗室化學藥品的安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