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及風險控制策劃控制程序

2006-08-14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1. 目的

1.1 最大限度地識別出各部門在活動、產品或服務中能夠控制的危險源,并及時更新。

1.2 最大限度地識別出供方/相關方在與本公司進行活動或提供產品、服務時可望施加影響的危險源,并及時更新。

1.3 評價出不可接受風險,確保其得到有效的控制,并為確定目標、指標及管理方案提供依據。

2. 適用范圍

2.1 各部門在活動、產品或服務中涉及的危險源的識別、評價及更新。

2.2 供方/相關方在與本公司進行活動或提供產品、服務時產生的危險源的識別、評價及更新。

3. 定義或術語

3.1 危險源:指可能造成人員傷害、職業病、財產損失、作業環境破壞的根源或狀態。

3.2 危險源辨識:識別危險源的存在并確定其性質的過程。

3.3 頭腦風暴法:又叫暢談法、集思法等。它是采用會議的方式,引導每個參加會議的人圍繞某個中心議題,廣開言路,激發靈感,在自己的頭腦中掀起風暴,毫無顧忌、暢所欲言的發表獨立見解的一種創造性思維的方法。

4. 職責

4.1 企業管理處在公司網站上發布《危險源清單》及更新信息。

4.2 各部門負責對各自范圍內的危險源進行具體辨識和評價,確定不可接受危險源,并進行控制,并向企業管理處上報本部門危險源更新信息及《不可接受風險清單》。

5. 工作程序

5.1 危險源辨識

5.1.1 危險源的分類

5.1.2 危險源辨識的范圍

a. 各部門工作場所內的常規和非常規活動,如:施工過程、設計活動、辦公室水磨石地面墩地(有滑倒危險)等;

b. 所有進入工作場所的人員(包括合同方、供方人員和訪問者)的活動;

c. 工作場所的設施(無論由本公司還是由外界所提供)。

5.1.3 危險源辨識的方法

a. 詢問和交流;

b. 現場觀察;

c. 查閱有關記錄;

d. 獲取外部信息;

e. 工作任務分析;

f. 安全檢查表;

g. 作業條件危險性評價。

5.2 危險源辨識的分工

5.2.1 企業管理處在以往體系運行識別控制的基礎上,在公司網站上發布《危險源清單》。

5.2.2 各部門根據各自的活動或承攬的工程項目,在《危險源清單》基礎上進行具體辨識。辨識時,要考慮在三種時態(過去、現在、將來)和三種狀態(正常、異常、緊急)情況下的危險源。

5.3 危險源的風險評價

5.3.1 在危險源辨識過程中發現危險源屬于如下情況時,可直接確定為具有不可接受的風險:

a. 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

b.不符合公司方針的;

c.員工或相關方有抱怨和要求的;

d.曾經發生過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

5.3.2 采取作業條件危險評價法,分析危險源導致危險事件、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確定危險源的風險等級。

5.3.3 作業條件危險評價法

作業條件危險評價法是用與系統危險性有關的三種因素指標值之積來評價危險的大小,這三種因素是:

L----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體暴露在這種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

C----一旦發生事故會造成的損失后果。

其簡化公式是:D=L×E×C

a. L----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事故或危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當用概率來表示時,絕對不可能的事件發生概率為0,而必然發生的事件概率為1。但在做系統安全考慮時,絕對不發生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為地將"發生事故可能性極小"的分數定為0.1,而必然要發生的事件分數定為10。介于這兩種情況之間的情況指定了若干個中間值,如表1所示。

表1     發生事故的可能性(L)

分數值 事故發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預料

6 相當可能

3 可能,但不經常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很不可能,可以設想

0.2 極不可能

0.1 實際不可能


b. E----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

人員出現在危險環境中的時間越多,則危險性越大。規定連續暴露在此危險環境的情況定為10,而非常罕見地出現在危險環境中定為0.5。同樣,將介于兩者之間的各種情況規定若干個中間值,如表2所示。

表2   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E)

分數值 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繁程度

10 連續暴露

6 每天工作時間內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幾次暴霹

0.5 非常罕見地暴露

說明:

1.三通一平施工活動中E值取l;

2.基礎開挖、裝飾施工活動中E值取2;

3.主體結構施工中E值取3。

c. C----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事故造成的人身傷害變化范圍很大,對傷亡事故來說,可從極小的輕傷直到多人死亡的嚴重結果。由于范圍廣闊,所以規定分數值為1-100,輕傷規定分數為1,造成10人以上死亡的分數規定為100,其他情況的數值均在之間1與100,如表3所示。

表3   發生事故造成的后果(C)

分數值 發生事故產生的后果

100  lO人以上死亡

40   3-9人死亡

15   1-2人死亡

7   重傷

3   傷殘

1   輕傷

d. D----危險性分值

根據公式就可以計算作業的危險程度,但關鍵是如何確定各個分值和對總分的評價。根據經驗,總分在20以下,被認為是低危險,也叫可容許風險;總分達到70-160之間,那就有顯著的危險性,需要及時整改;總分在160-320之間,是必須立即采取措施進行整改的重大危險;總分在320以上的表示非常危險,應立即停止生產直到危險得到改善為止。危險等級劃分如表4所示。

表4     危險等級劃分

分值   危險程度                                     危險等級

>320   極其危險,不能繼續作業               5

160-320   高度危險,需立即整改              4

70-160   顯著危險,需要整改                   3

20-70         一般危險,需要注意              2

<20         稍有危險,可以接受                1


5.3.4 運用作業條件危險評價法進行分析時,危險等級為3級、4級、5級的危險源,確定為具有不可接受風險。

5.4 危險源控制

5.4.1 對識別出的危險源,被評價為具有不可接受風險的,可通過制定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予以控制;可采用具體控制程序(如:《電氣安全控制程序》、《產品、過程與績效監視和測量控制程序》、安全操作規程、作業指導書、培訓監督檢查等)或制度等進行控制。

5.4.2 對識別出的危險源的信息,可為員工培訓提供輸入信息,具體執行《能力、意識和培訓控制程序》。

5.5 危險源的更新

5.5.1 危險源的辨識應是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各部門在項目管理或日常工作中發現有未辨識的危險源,應將其上報企業管理處,由企業管理處及時在公司網上發布危險源更新信息。

5.5.2 各部門根據危險源更新信息,結合各自的活動或承攬的工程項目,識別新的危險源是否適用于本部門,適用時對其進行評價。

5.5.3 當發生以下情況時,各部門應及時組織人員進行危險源的重新識別評價。

a. 法律、法規與其它要求發生較大變更時;

b. 當本公司活動、產品、服務、機構、設施、范圍發生較大變化時;

c. 當本公司環境方針有變化時。

6. 相關文件

6.1 《電氣安全控制程序》。

6.2 《產品、過程與績效監視和測量控制程序》。

6.3 《消防控制程序》。

6.4 《勞動保護用品控制程序》。

6.5 《污水、揚塵、噪聲控制程序》。

6.6 《油品及化學品控制程序》。

6.7 《能力、意識和培訓控制程序》。

7. 記錄

編號
記錄表格名稱
填寫部門
保存部門
保存期限

CX-05-01
《危險源清單》
各部門
各部門
1年

CX-05-02
《不可接受風險清單》
各部門
各部門
1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辽市| 安仁县| 鄂尔多斯市| 民丰县| 汕头市| 岱山县| 宜兴市| 唐山市| 天峻县| 淳安县| 铅山县| 桂阳县| 泾源县| 广灵县| 安达市| 从化市| 定州市| 平泉县| 无为县| 茌平县| 邻水| 夏津县| 延长县| 石景山区| 拉孜县| 阿克苏市| 武夷山市| 辽阳县| 丹巴县| 廉江市| 上虞市| 凉山| 五河县| 江华| 炉霍县| 土默特左旗| 鄯善县| 七台河市| 平果县| 额敏县| 繁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