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題(每題2分,共計20分)
1.制定《礦山安全法》的目的是為了保障礦山生產安全,防止礦山事故,保護礦山職工_______,促進采礦業的發展。
2.礦產資源屬于國家所有,由_______行使國家對礦產資源的所有權。礦山企業應當在采礦許可證批準的范圍內開采,禁止越層、越界開采。
3.開采礦產資源,必須遵守國家的勞動安全衛生規定,具備保障_______的必要條件。
4.礦山使用的有特殊安全要求的設備、器材、防護用品和安全檢測儀器,必須符合_______或者________;否則,不得使用。
5.礦長必須經過_______,具備安全專業知識,具有領導安全生產和處理礦山事故的能力。
6.礦山企業應當建立、健全_______、職能機構安全生產責任制、崗位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
7.礦長應當_______向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大會報告有關安全生產的重要事項。
8.對礦長安全資格的考核內容是:_______和有關法律、法規及礦山安全規程,礦山安全知識,安全生產管理能力,礦山事故處理能力和安全生產業績,
9.礦山企業主管人員因違章指揮、強令工人違章冒險作業,對工人屢次違章作業熟視無睹,不加制止;對重大事故預兆或者已發現的隱患不及時采取措施;不執行安全生產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督指令或者不采納有關部門提出的整改意見造成礦山事故的,按照規定給予_______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最高可判_________年徒刑。
10.礦山發生重傷、死亡事故后,礦山企業應在_______小時內如實向安全生產行政主管部門和管理礦山企業的主管部門報告。
二、選擇題(每題2分,共計30分)
1.《礦山安全法》規定,傷亡事故處理工作應當在______日內結束,特殊情況下不得超過180日。
A.60 B.90 C.100
2.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______周歲的未成年人。
A.15 B.16 C.17
3.礦山企業必須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_______對本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
A.工人 B.安全副礦長 C.礦長
4.瓦斯檢查工、爆破工、尾礦工、安全檢查工、礦山電工_______特種作業人員。
A.都是 B.都不是 C.不都是
5.未按照規定及時、如實報告礦山事故的,處______萬元以下的罰款。
A.3 B.2 C.1
6.礦山企業應當______編制礦山災害預防和應急計劃,在每季度末,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對計劃及時進行修改,制定相應的措施。
A.每年 B.每半年 C每兩年
7.礦山企業對所有生產作業人員進行的在職安全教育、培訓的時間每年不得少于_____小時。
A.30 B.20 C.10
8.井下采掘工作面進風風流中的空氣成分(按體積計算),氧氣不得低于_____,二氧化碳不超過0.5%
A.18% B.15% C.20%
9.礦井井下作業地點的空氣溫度不得超______,超過時,應當采取降溫或者其他防護措施。
A.27℃ B.28℃ C.29℃
10.防止礦山采掘工作面發生冒頂和片幫事故的技術管理方法,稱為頂板管理,具體做法是______。
A.進入作業面之前,先進行敲幫問頂 B.經常檢查和處理浮石
C.根據頂板巖層的性質,合理選擇支護方式
11.煤礦企業必須依法為______辦理意外傷害保險,支付保險費。
A.全體職工 B.井下采掘職工 C.煤礦井下作業職工
12.礦山企業收到違反《礦山安全法》的罰款通知書后,應當在______日內到指定的金融機構繳納罰款。逾期不繳納的,自逾期之日起每日加收3‰的滯納金。
A.10 B.15 C.30
13.礦井下的供風量、風質、風速和作業環境的氣候,必須符合______的規定。
A.礦山安全規程 B.行業技術規范
C.礦山安全規程和行業技術規范
14.礦山企業安全工作人員必須具備必要的安全專業知識和______。
A.特種作業培訓合格證 B.礦山安全工作經驗
C.大專以上學歷
15.礦井提升裝置使用中的鋼絲繩做定期檢驗時,對于專為升降人員用的鋼絲繩安全系數小于______,必須更換。
A.7 B.6 C.5
三、判斷題(正確的在括號內畫“√”,錯誤的畫“×”,每題2分,共計20分)
1.礦山設計規定保留的礦柱、巖柱,在規定的期限內,應當予以保護,不得開采或者毀壞。 ( )
2.根據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要求,企業第一領導者(礦長、經理)必須及時研究解決安全生產方面的重大問題。 ( )
3.井下發生火災后,現場作業人員不可驚慌失措,應當立即采取措施滅火并將火情報告礦調度室,如無法撲滅,應迅速戴上自救器,有組織地朝著火焰燃燒的相反方向撤退,最好利用平行巷道,迎著新鮮風流經過火區,進入安全地點。 ( )
4.生產經營單位為逃避應當承擔的事故賠償責任,與從業人員訂立“生死合同”是非法的、無效的,不受法律保護。 ( )
5.把作業場所和工作崗位存在的危險因素如實告知作業人員,會有負面影響,增加工人的思想負擔,這樣反而不利于安全生產。 ( )
6.礦務局長、礦長及煤礦企業的其他主要負責人必須遵守有關礦山安全的法律、法規和煤炭行業安全規章、規程,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度。 ( )
7.礦長應當定期向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報告安全生產工作,發揮職工代表大會的監督作用。 ( )
8.礦山井下平巷運輸的主要形式為軌道式,礦車跑車、掉道、跑偏等現象是礦井運輸常見的事故。 ( )
9.防止礦山采掘工作面發生冒頂和片幫事故的技術管理,稱為頂板管理,具體做法是根據頂板巖層的性質,合理選擇支護方式。 ( )
10.在掘進、回采作業中,防塵降塵、防止煤塵爆炸的較為行之有效的措施是濕式開采。 ( )
四、簡答題(每題5分,共計30分)
1.礦山安全生產的六個支撐體系是什么?
2.礦山礦下作業的“一通三防”是什么?
3.《礦山安全法》對礦工職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訓有什么規定?
4.發生事故后,礦山企業應該怎么辦?
5.國家對哪些企業實行安全生產許可證制度?
6.查處生產安全事故,要堅持“四不放過”原則,其內容指哪四個方面?
答案
一、填空題
1.人身安全 2.國務院 3.安全生產 4.國家安全標準,行業安全標準 5.考核 6.行政領導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 7.定期 8.《礦山安全法》 9.紀律,7 10.24
二、選擇題
1.B 2.B 3.C 4.A 5.A 6.A 7.B 8.C 9.B 10.A 11.C 12.B 13.A 14.B 15.A
三、判斷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簡答題
1.答: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體系、安全信息工程體系、安全技術保障體系、宣傳教育體系、安全培訓體系,礦山應急救援體系。
2.答:一通是通風;三防是防瓦斯、瓦火、防粉塵。
3.答:《礦山安全法》第26條規定:“礦山企業必須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培訓,未經安全教育、培訓的,不得上崗作業。”
《礦山安全法》第40條規定:“未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分配職工上崗的,由勞動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可以并處罰款,情節嚴重的,提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決定責令停產整頓,對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4.答:礦山企業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報告本單位負責人。單位負責人接到事故報告后,應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并按國家有關規定立即如實報告當地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不得隱瞞不報、謊報或者拖延不報,不得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毀滅有關證據。
5.答:礦山企業、建筑施工企業和危險化學晶、煙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產企業。
6.答:事故原因沒有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依法處理不放過,廣大職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防范措施沒有落實不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