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安全經濟學系列講座(7)--事故經濟損失分析評價

2005-05-09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第七講 事故經濟損失分析評價

    中國地質大學 羅云教授

      事故對社會經濟和企業生產的影響是分析安全效益、指導安全定量決策的重要基礎性工作。事故損失指意外事件造成的生命與健康喪失、物質或財產毀壞、時間損失、環境破壞等。包括事故直接經濟損失,指與事故事件當時的、直接相聯系的、能用貨幣直接估價的損失。事故間接經濟損失,指與事故事件間接相聯系的、能用貨幣直接估價的損失。事故直接非經濟損失,指與事故事件當時的、直接相聯系的、不能用貨幣直接定價的損失。如事故導致的人的生命與健康、環境的毀壞等無直接價值(只能間接定價)的損失;事故間接非經濟損失,指與事故事件間接相聯系的、不能用貨幣直接定價的損失。如事故導致的工效影響、商譽損失、政治安定影響等。

      一、事故損失分類

      1.按損失與事故事件的關系分。分為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兩類。美國安全專家海因里希和我國的有關標準“企業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6441-86)”都采用了這種分類方法。但其分類的口徑有所差異。

      2.按損失的經濟特征分。分為經濟損失(或價值損失)和非經濟損失(非價值損失)。前者指可直接用貨幣測算的損失,后者指不可直接用貨幣進行計量,只能通過間接的轉換技術對其進行測算。

      3.按損失與事故的關系和經濟的特征進行綜合分類。即分為直接經濟損失、間接經濟損失、直接非經濟損失、間接非經濟損失四種,其中包括的內容見上述基本概念的定義。這種分類方法把事故損失的口徑作了嚴格的定界,有助于準確地對事故損失進行測算。

      4.按損失的承擔者劃分。分為個人損失、企業(集體)損失和國家損失三類。

      5.按損失的時間特性劃分,分為當時損失、事后損失和未來損失三類。當時損失是指事件當時造成的損失;事后損失是指事件發生后隨即伴隨的損失,如事故處理、賠償、停工和停產等損失;未來損失是指事故發生后相隔一段時間才會顯現出來的損失,如污染造成的危害、恢復生產和原有的技術功能所需的設備(施)改造及人員培訓費用等。

      二、生命與健康價值分析

      安全最基本的意義是生命與健康得到保障。安全科學技術的目

    的是保證安全生產、減少人員傷亡和職業病的發生,以及使財產損

    失和環境危害降低到最小限度。在追求這些目標,以及評價人類這一工作的成效時,需要如何衡量安全的效益成界,即安全的價值問題。對于財產、勞務等這些價值因素客觀上就是商品,一般來說容易作出定量的評價,而對于生命、健康、環境影響等非價值因素由于不是商品,不能簡單直接地用貨幣來衡量。但是,在實際安全經濟活動中,需要對它們作出客觀合理的估價,以對安全經濟活動作出科學的評價和有效地指導其決策。我國普遍是生命經濟賠償無標準可循。意外死

    亡一個人賠償少則幾千元,多則數十萬元。由于理論上說不清是對人的生命中經濟價值損失的賠償,還是對人的生命本身的賠償,使得計算方法和模型難以科學地確立,只能按慣例處理。這種情況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事故處理、安全管理、事故預防決策等活動的要求。對于生命與健康的價值測算有如下理論。

      1.美國經濟學家泰勒對死亡風險較大的一些職業進行了研究,其結果是:由于有生命危險,人們自然要求雇主支付更多的生命保險,在一定的死亡風險水平下,似乎人們接受到一定的生命價值水平,將其換算為解救一個人的生命,70年代大約價值為34萬美元。

      2.英國學者利用本國統計數字研究了三種不同行業為防止工傷事故的花費。從效果成本分析中得出了人生命內含估值。即為防止一個人員死亡所花費的代價用以推斷人的生命價值。

      3.美國學者布倫魁斯特考察了汽車座位保險帶的使用情況。他用人們舍得花一定時間系緊座位安全帶的時間價值,推算出人對安全代價的接受水平,結果是人的生命價值為26萬美元。

      4.美國經濟學家克尼斯在他1984年出版的論著《潔凈空氣和水的費用效益分析》一書中,主張在對環境風險進行分析時,考察每個生命價值可在25萬至100萬美元之間取值。

      5.國外比較通行的是“延長生命年”法,即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就是他每延長生命一年所能生產的經濟價值之和。例如一個6歲孩子的生命價值,就要看他的家庭經濟水平,他的功課狀況,預期他將接受多少教育及可能從事哪一職業。假設他21歲時將成為會計師,年薪2萬美元,由此可用貼現率計算他在60歲時的生命經濟價值。

      6.根據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莫迪利亞尼的生命周期假說,人們在工作賺錢的歲月里(18-65歲)積蓄,以便在他們退休以后進行消費。從而,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段其生命價值的計算方法是不同的。未成年時是以他將來的預期收入計算;退休后是以后的消費水平計算;在業期間則要預測他若干年中的工資收入變動狀況。這三種計算方法不僅在計量標準上是不統一的,而且所反映的生命價值含義也是不確定的,有時指的是人的生產貢獻,有時又指的是人的消費水平。

      7.我國提出過一種生命價值的近似計算公式:V h=D H P v+m/(ND)。式中:V h—人命價值,萬元;D H—人的一生平均工作日,可按12000日即40年計算;P v+m—企業上年凈產值(V+M),萬元;N—企業上年平均職工人數;D—企業上年法定工作日數,一般取300日。由上式可知人的生命價值指的是人的一生中所創造的經濟價值,它不僅包括事故致人死后少創造的價值而且還包括了死者生前已創造的價值。在價值構成上,人的生命價值包括再生產勞動力所必需的生活資料價值和勞動者為社會所創造的價值(V+M),具體項目有工資、福利費、稅收金、利潤等。如果假設我國職工每個工作日人均凈產值為60元,即P v+m/(ND)=60元,則可算出我國職工的平均人的生命價值是72萬元。

      綜上所述,生命價值測定方法有:1)人力資本法:以對社會產生的損失為出發點進行計算;2)生命絕對值法:根據搶救生命的費用來估算;3)減少危險法:根據從事危險工作的勞動力價格來確定,并考慮從事危險工作的福利及津貼;4)支付意愿法:直接詢問從事危險工作人員所要求的付與或對安全條件和環境有所要求而愿意的支付來確定;5)保險金額法:按人壽保險價值定值;6)延長生命年法:人延長生命一年所能生產的經濟價值之和估算;7)法庭賠償法:按法院判決對生命損失的賠償金額計值。對生命和健康損失價值評價的目的是反映人類生活實踐中,其價值操作的(處理價值實際問題的)客觀和潛在的狀態,而并非從倫理、道德上對人的總體價值的評價。即在處理這一經濟學命題時,把人作為“經濟人”對待,而非“自然人”,是對生命過程中的社會經濟關系進行考察,反映人一生的經濟活動規模,而非人體的經濟價值。

      三、事故賠償分析

      事故發生的必然結果是造成受害者的財產或生命與健康的損失。

    從社會整體的角度,采取事故賠償做法是對事故責任者的一種懲罰措施,能起到預防事故的作用;對于受害者,事故賠償措施是一種補償,能夠緩解事故造成的社會和經濟矛盾。因此,事故賠償是安全經濟活動重要內容。

      事故賠償的方式主要有:工傷事故傷殘賠償、職業病賠償、事故財產損失賠償等。目前世界范圍內普遍通過保險手段來實施事故賠償。工傷保險是世界上產生最早的一項社會保險,也是世界各國立法較為普遍、發展最為完善的一項制度。這一制度遵循的主要原則是:無責任補償原則,即無論職業傷害責任屬于雇主或者其他人或受害人自己,其受害者應得到必要的補償。風險分擔、互助互濟原則,首先要通過法律,強制征收保險費,建立工傷保險基金,采取互助互濟的辦法,分擔風險。其次是在待遇分配上,國家責成社會保險機構對費用實行再分配。個人不繳費原則,工傷保險費由企業或雇主繳納,職工個人不繳納任何費用。區別因工和非因工原則,在制定工傷保險制度、賠償時,應確定因工和非因工負傷的界限。補償與預防、康復相結合原則,工傷事故補償是理所當然的,但工傷保險最重要的工作還包括預防和康復工作。集中管理原則,工傷保險是社會保險的一部分,無論從基金的管理、事故的調查,還是醫療鑒定,由專門、統一的非盈利的機構管理是普遍的原則。除上述原則外,還有一次性補償與長期補償相結合原則,確定不同等級原則,直接經濟損失與間接經濟損失相區別的原則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周至县| 张家口市| 社旗县| 会泽县| 兴仁县| 西丰县| 桂阳县| 麻城市| 承德市| 桐庐县| 开平市| 黄陵县| 彭泽县| 阳山县| 灵台县| 濉溪县| 南陵县| 上栗县| 涟源市| 琼海市| 纳雍县| 汝州市| 团风县| 宁安市| 黑龙江省| 龙海市| 寿光市| 竹山县| 德保县| 东至县| 鹤岗市| 张掖市| 乌鲁木齐县| 门头沟区| 容城县| 新疆| 东城区| 尼勒克县| 贺兰县| 师宗县| 穆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