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結合科學發展觀提出的以人為本和又好又快的發展理念,就如何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確保企業高質高效可持續發展,文化管理就呈現出引領企業發展的至關重要的位置。筆者結合所在企業實際就企業如何通過加強安全文化建設,促進職工安全意識和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淺談個人幾點看法。
關鍵詞:強化 安全生產 管理
按照科學發展觀提出的以人為本和又好又快的發展理念,不難看出,我們各行業發展越來越注重發展的質量了,也就是說發展的附加值、發展的含金量、發展的直觀、間接經濟效益,那么,如何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確保企業高質高效可持續發展,文化管理就呈現出引領企業發展的至關重要的位置,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占有決定性因素的則是安全文化建設。當今,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安全生產已成為構建和諧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全文化建設也已經成為加強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內容。從經濟學的角度講,安全生產就等于經濟效益;從政治學的角度講,安全工作就等于企業穩定;從文化建設上講,安全管理則是企業文化建設中的重中之重。筆者結合所在企業實際就企業如何通過加強安全文化建設,促進職工安全意識和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從安全文化的物化形態、精神形態、組織形態方面淺談個人幾點看法。
一、加大經濟投入,確保文明生產。
安全工作的物化形態,主要表現為生產作業環境、工藝設備、管理機構、安全設施等方面,要改善安全物化狀態,概括地講要做好兩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大資金投入,改善基礎條件,做到物態安全。從客觀上看,生產工藝、設備的技術水平先進與否、作業環境優劣和安全設施是否健全等等,是直接影響安全生產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須加大資金投入,為文明生產提供一個良好的物質基礎。
二是加強生產組織,優化要素組合,做到協調運轉。安全生產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工藝流程與操作環節等要素組合的結果,只有將這些組合達到科學、協調、順暢的狀態,生產組織才能在安全有序的軌道上運行。因此,提高企業生產組織水平,科學配置各種生產要素,是確保安全生產的關鍵因素。
二、豐富安全文化內容,鞏固安全價值體系。
精神形態是安全文化的主要表現形式,其核心是安全價值體系。企業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逐漸在認識升華和經驗積累的基礎上,產生了大量的精神作品,又從這些精神作品中抽象出一定的安全價值觀念,構成安全價值體系,對職工的思維模式、行為方式和生活習慣產生了深刻影響,使職工在生產過程中的思維表現出“安全為天”、“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和“我要安全”等思想特點,行為方式也呈現出“自覺遵章守紀”和“主動追求安全”等趨向,從而實現安全生產。
一是借助企業文化建設的東風,豐富安全文藝作品。企業文化的發展為安全文化的普及奠定了基礎。因此,借助企業文化的各種有效載體,通過藝術創作,對企業安全工作和安全活動的基本內涵,從各個角度進行表現和加工,形成豐富多彩的安全文藝作品。例如,舉辦以安全生產為主題的書法攝影比賽,以文明生產為主題的詩歌創作和朗頌比賽,以質量標準化建設為主題的小品和快板等等,用這些文藝作品的群眾性和通俗性,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職工的安全文化素質。
二是加強理論研究工作,把安全文化價值體系納入企業經營理念中。安全文化建設和安全價值體系的培育,在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對各級組織廣大干部職工安全生產工作的理性認識。只有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經過不斷地實踐,深入地總結,逐步對安全工作的客觀規律產生科學的認識,才能形成科學的安全理念、安全思想。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強對安全工作的研究,認真總結公司和本單位安全工作的經驗教訓,廣泛吸納科學理念和典型經驗,利用全新的理論成果和安全技術,并將其在確定企業發展戰略規劃,用科學的、理性的安全價值觀指導企業的安全生產。
三是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唱響安全生產主旋律。要在豐富安全文藝產品和強化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廣泛利用報紙、橫幅、標語以及網絡等現代化宣傳媒體,全方位、立體化的開展以安全為內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新聞宣傳工作,引導職工確立正確的安全價值體系,使職工把自己的人生價值同企業的命運、社會的穩定和家庭的幸福緊密的聯系在一起。
三、健全規章制度,完善規范準則 。
安全文化的組織形態,是指安全工作的制度規范。就企業而言,安全文化的組織形態包括國家頒布實施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行業制定的安全規程以及企業內部出臺的安全管理制度等,其目的都是規范職工安全行為的準則,養成自覺遵守安全規程的習慣,確立企業安全生產的保證體系,必須在以下三個方面下功夫:
一要切實落實安全法律、法規和企業安全管理制度。應該說,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現階段國家在安全生產方面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規,為了貫徹落實這些法定的文件,企業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也形成了具有本企業特色的比較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但在執行落實的廣度、深度和力度上,一些單位還做得不夠,必須加大力度,在安全制度的落實上下苦功夫,確保規章制度在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發揮約束、調整、控制、激勵作用。
二要推進管理制度創新。創新是企業迸發活力的源泉,是推進企業員工全面發展的不竭動力,制度是廣大員工在長期的生產經營實踐中形成的行為準則。隨著企業自主經營范圍的進一步擴大,所面臨的經營環境也越來越復雜,競爭越來越激烈,其生產經營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相應地,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安全管理應根據生產經營的不斷變化而作調整,并在原有的基礎上鞏固、創新和提高。
三要制定完善行為規范和道德準則。經過長期的工作實踐,通過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實兌現等硬性約束,對員工的思想觀念產生了作用,通過宣傳、教育、培訓等軟約束激勵了職工的精神意識,逐漸形成了群體關注安全的統一規范。使職工在自覺不自覺中把規范上升為價值判斷和行為取向的標準,最后發展為互相作用、互相融合的道德準則。我們要采取措施進一步建立健全和修改完善這些制度規范,使之更加切合企業安全管理的工作實際,使企業安全生產在規范、科學的規則下運轉。
四、注重安全活動的實效,增強職工整體安全意識。
安全生產專項活動作為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對于提高廣大職工的安全意識,調動廣大職工安全工作的積極性,豐富安全工作的措施,提高安全工作的層次,推動安全文化向縱深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應采取措施把安全生產專項活動不斷推向深入。
保持延續性,追求實效性。本企業也根據本企業的特點,開展諸如“反三違”、“安全質量年”、“百日安全活動”、“安全月”、“安全周”和“安全專項治理”等專項安全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促進了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但也存在著形式重于實效,激勵機制不足,連續性不強等缺點。要推進這項工作,企業應根據生產管理和安全工作的實際情況,診斷出薄弱點,選準切入點,克服短期行為,統一部署,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規劃好工作措施,確保活動的連續性和遞進性,增強活動的針對性,提高活動效果。
堅持黨政工團齊抓共管,掀起群眾性安全共管高潮。要大力開展群眾性安全生產、文明生產創建活動的,形成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局面。工會要充分發揮職代會參與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職能作用,健全群監員網絡,組織開展“黨員身邊無事故”、“安全標準化班組”、“青安崗”等活動,并將其作為工會建家活動考核的重要內容,提高工會參與安全生產管理的工作水平。共青團組織要發揮生力軍作用,堅持不懈地在廣大青年職工開展“青年文明號”、“團員身邊無事故‘無三違’”和“青年安全監督崗”、“黨員、團員安全演講”等活動。要發揮女工家屬安全協管作用,開展典型事例現身說法教育,用情感人,注意安全,關愛生命。形成“黨委管黨、行政管長、工會管網、紀委管防、團委管崗、家屬管幫”的六條線管理網絡,充分把職工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為企業安全文化的進步吸納動力。
銳意創新,注重實效。安全生產專項活動是豐富多彩的,應該有選擇性除舊納新。過去取得實效的活動,應堅持開展,不斷完善。不適應形勢發展的形式,成效不大的活動,應摒棄。更應探索、開展一些形式新穎、效果明顯的活動,以推動安全生產專項性活動整體水平的提高,促進職工安全價值觀念的形成。
上一篇:煤礦鐵路安全文化建設的途徑探索
下一篇:加強技術管理 實現煤礦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