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質為目標發展和建設中國安全文化是一項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市場經濟的日益發展,對安全文化建設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建設完善的安全文化體系,其指導原則應當是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貫徹江總書記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人為本”,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為核心,以培養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實現安全生產為目標,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
會主義安全文化。
第一, 安全文化建設要以安全生產為目標。安全生產狀況反映了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實現我國安全生產狀況的根本好轉,既要依靠必要的物質基礎,更有賴于提高全民的安全素質。因此,必須通過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致力于提高全民族的安全文化水平。通過增強安全意識,促進安全生產狀況的根本好轉,從而服務于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大局。
第二, 安全文化建設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我們學習貫徹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要正確把握安全文化建設和安全生產與“三個代表”的內在聯系。安全生產工作與“三個代表”密切相關,全面體現出“三個代表”的深刻內涵。安全生產不僅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根本利益,影響改革發展和穩定大局;同時,安全生產又體現了先進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是先進生產力的重要標志之一,而反映了黨和政府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深切關懷、旨在強化全民安全意識的安全文化,又是先進文化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從某種意義上說,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就是認真貫徹了“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就是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到了實處。
第三, 安全文化建設要“以人為本”為中心。安全生產的實踐主體是人,安全生產本身是對人的生命權益的維護,人的安全意識如何和安全文化素質高低直接作用于安全生產具體工作上。只有“以人為本”,啟發、引導、強化社會成員的安全意識,“關注安全、關愛生命”,才能做到自主保安,遵章守紀,落實安全責任。所謂“預防為主”,很大程度上就是要通過宣傳教育,增強人的防范意識,從“要我安全”變為“我要安全”。
第四, 安全文化建設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安全文化是文化科學的重要對象之一,安全文化在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中要不斷豐富和完善,不斷融入新的內容;安全文化與其涉及的領域將不斷擴展。在安全文化建設中,繼承必須與發展創新相結合。
1. 安全文化建設要樹立系統觀念、社會公眾觀念和文化產業觀念。要把安全文化建設放在社會主義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大系統中去思考;安全宣傳教育要面向全社會,著眼于社會公眾安全生產意識的普遍增強和全社會安全生產風氣的鼎新;從國家政權形象和參與國際競爭的戰略需要出發,放眼趕超世界安全生產先進水平,制定安全文化建設發展戰略;還要從社會效益和企業效益的結合,引入競爭機制,著手構建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安全文化產業群。
2. 安全文化建設要突出黨和國家對人民生命健康的人文關懷,喚起全社會對安全生產的廣泛關注,為安全生產提供強大的輿論支持和思想保證。要通過向社會全體成員宣傳黨和國家相關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灌輸安全生產基礎性知識,進行安全生產的教化,下功夫在整個國家營造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輿論氛圍。
3. 安全文化建設要下決心走社會化、公眾化和公益化的新路子。要堅決擺脫以往那種層層下發文件、逐級傳達學習的傳統套路,要面向社會,以現代化傳媒為載體,努力推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的科學化和藝術化。
4. 安全文化建設要注意發揮社會文化機構的作用,放手動員和使用各種力量。要善于發揮社會團體和文化企業的作用,采用政府依法委托制作、委托發行、委托策劃、委托承辦等形式,把各方面力量組織起來。
5. 安全文化建設要逐步與市場經濟接軌,逐步實現產業化運作。要看到安全文化建設的廣闊市場和商機,鼓勵承擔這方面任務的機構和文化類企業,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上一篇:安全文化如何劃分及建設的途徑
下一篇:安全文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