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企業安全文化的思路
2005-09-08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今天,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它從保護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基本目的出發,以“為了人”和“人的管理”為方針,強調人的因素在保證安全上的主導地位,促使企業所有員工都密切關注安全。
當前,許多國有企業都正處在從傳統安全管理向現代安全管理轉變的重要時期,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可以說是當務之急。筆者認為,要想構建企業安全文化,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
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是企業規章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有關法規標準在企業安全生產中的具體體現,是統一全體員工從事安全生產的行為準則。作為企業員工,若對這個行為準則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或有抵觸情緒,那么這個企業的安全生產是搞不好的。對企業領導而言,特別是廠長、經理,應對本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即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本著“管生產必須管安全”和責、權、利統一的原則,企業第一領導者就是安全的管理者和責任者。以此類推,各車間主任、工段長則應對本車間、本工段的安全工作負具體的領導責任。只有做到分級負責,分級管理,才能使安全管理工作走向全面、全員、全過程、全天候。
(二)強化教育培訓
安全工作既是企業的一個永恒的主題,同時又是企業的一項“天字號”工程。要順利推進這項“天字號”工程,就必須在抓好安全工作各細節的基礎上,狠抓員工隊伍建設,強化安全教育和培訓。也就是說,要營造一個“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環境,沒有安全文化氛圍是不行的。要不斷舉辦安全知識講座,不斷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知識、技能水平,從而達到從“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轉化;從傳統經驗管理向科學現代化管理轉化。要堅持以人為本,培育和導入安全文化。
(三)構建安全管理體系
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的不安全狀態是事故發生最重要的,必須加以追究的原因,但它們不過是管理失誤的表現。防止事故必須從加強管理入手,充分利用管理機能控制各種不安全因素,保證生產活動的順利進行。因此,構建安全文化的核心是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體系。
(四)必須全員參與安全文化建設
安全文化建設除了關注人的知識、技能、意識、思想、觀念、態度、道德、倫理、情感等內在素質外,更重視人的行為,以及安全裝置、技術工藝、生產設施和設備、工具材料、環境等外在因素和物態條件。因此可以說,安全文化是企業的一種精神。而這種精神,體現在全體人員的行為中。為此,管理層應運用現代安全管理的方法,公布企業的安全政策業績以及存在的不足;加大安全宣傳與培訓力度;鼓勵全體員工參與企業的安全工作;收集反饋信息,對安全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予以重視。調動員工的安全積極性、責任感,使每一位員工都認識到企業的安全離不開自身的努力。
企業通過安全文化建設,可以有效地提高企業員工的安全文化素質,使安全成為每位員工的共同的自覺行為。安全是生產的靈魂,安全生產的靈魂源自安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