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簡而言之就是安全價值觀,信念,最高目標,道德理想,傳統,風氣,行為準則的復合體。安全文化是人類文明的體現,發展和創新安全文化,不但是思想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 安全文化的定義
(一)、安全文化是安全價值觀和安全行為準則的總和
這個定義背景是:1992年在研究我國安全管理模式的過程中發現,安全法規、規范、程序難以全面落實、安全方針難以深入貫徹,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人員的安全素質,提出安全文化素質的概念,其要點是解決人的本質安全。
(二)、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單位和個人中的種種特性和態度總和這個定義背景是:1991年9月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在也納召開“國際核能安全大會—未來的戰略”,為了總結和回答討論中提出的問題,關于切爾諾貝利核電廠事故后審評會議的總結報告(第四版本)中明確了安全文化的雙方溝通。雙向溝通一方面是單位內部的必要體制和管理部門的逐級責任制;另一方面是各級人員響應上述體制并從中得益所持的態度。
二、安全文化的功能
安全文化是在人們的生活過程中,在企業的生產及經濟活動中保護人的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實現人的價值的文化,安全文化的功能就在于將全民塑造成具有現代安全觀念的現代文化人。將企業的全體員工塑造成具有現代專業安全文化知識的生產力,企業具有掌握專業安全文化的生產力,才可能實現安全生產良性循環。
(一)、規范人的安全行為
在生活及生產活動中,每一個參與者的行為都與該項活動的安全狀況有關,只有使每一個人都可靠,才能保證系統處于安全生活與安全生產的良性發展狀態。而提高每一個人的安全覺悟、規范每一個人的安全行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質。在受高度的安全文化熏陶而形成的人文環境中,個別人即使有所怠慢,由于強有力的安全文化場的約束與控制,不安全的行為也將被群體所不容而得到糾正。
(二)、組織及協調安全管理
協調是指為了實現系統的目標,對系統中各子系統的關系進行匹配的過程。在安全生產管理中,一是需對安全決策持有不同觀點的人進行協調;二是需對系統(如企業)中各子系統(如部門)在安全職能關系上進行協調。以使系統聯成一個整體,克服顧此失彼和管理上的片面性。而這種協調就需要有統一的價值觀念和行為取向為基礎,否則,協調就會常常失靈。
(三)、安全文化使企業進入有序發展的良性狀態
安全文化是社會技術經濟發展水平在人的價值觀上的綜合反映,是人類文明程度的標志。事故對生活及生產的破壞作用,使系統進入無序的混亂狀態,從而失去了穩定發展的前提。企業安全生產的狀況,社會安全生產的狀況,實質上是其安全文化水平的效應。
下一篇:核安全文化的概念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