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分析鐵路安全文化的特點和作用,首先要搞清什么是鐵路安全文化。所謂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安全文化是以人生、人權、人文、人性為核心的文化。鐵路安全文化則是鐵路安全發展的一切物質和意識形態的集中反映。
一、鐵路安全文化的特點
鐵路安全文化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具有著鮮明的特點。
1. 人文性
安全工作的最終目的是維護人的生命權、健康權。鐵路安全文化建設順應社會進步的要求,將人作為文化服務的對象,強調人是最寶貴的,提出“人命關天,安全為大,人的安全高于一切”,體現出濃濃的人文特性。當今時代的鐵路職工,不僅是企業人,更是經濟人,這種特性對鐵路安全生產的取向和價值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鐵路企業正是通過安全文化的引導,使職工把安全生產的價值與自身的勞動價值、人生價值統一起來,建立起新的安全倫理道德和行為規范。特別是近幾年,鐵路在管理理念上逐漸從以生產過程、生產工藝和運輸質量為管理的主體轉變為以人為管理的主體,重視人的因素,實現人的價值最大化,充分體現人文性。
2. 廣泛性
安全文化內容包羅萬象,大到鐵路安全總體思路、總體規劃,小到一線班組的宣傳口號、各個工種崗位職責,可以說凡是有鐵路延伸的地方,就有安全文化的傳播。參與人員的廣泛性也是鐵路安全文化的顯著特點,比如重要電文記名傳達、班前安全教育,普及到每個職工。
3. 嚴肅性
鐵路每一項規章出臺,都有其嚴格規定。比如《行規》、《安規》、《技規》、《維規》等明確地告訴操作人員該怎么做,而且對違反者都有處罰。近幾年隨著鐵路跨越式發展的逐步深入,鐵路安全文化愈發彰顯出其嚴肅性。比如西安鐵路局2005年出臺的《“十大”機制》、《“三個”文件》、《干部安全管理責任追究辦法》等等,針對各系統的安全關鍵,從各級領導在安全管理中所負擔的具體責任到發生責任事故后的責任追究均做出了明確詳細的規定,從扣分、罰款、降工資,到行政處分、撤職,以及交由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類似法律條文,具有不可侵犯性。
4. 融合性
安全是鐵路運輸的永恒主題。鐵路安全文化圍繞安全生產,可以說是目標同向、工作同步、風險共擔、成果共享。鐵道部提出“融入中心,服務大局”,也就是說無論業務部門,還是黨工團組織的工作,都要始終融合到安全生產中,造就一種大氛圍的安全文化。凡遇急、難、險、重生產任務,幾乎是部門不分系統,行業不分類別,職務不分高低,統一調遣,統一行動,達到同一目的。
5. 雙重性
鐵路安全文化具有超前和滯后的雙重特性。超前性是指要對安全生產中可預見的困難問題提前準備,未雨綢繆,F行的鐵路職工班前教育、技術交底,安全預想,以及大型施工的包保、監控、安全措施等均體現出超前性;滯后性則是指絕大多數事故的發生,都是由小事端釀成,個別事故的發生幾乎防不勝防,年年總結教訓,年年仍有事故發生,而且同一類事故有時連續發生。隨著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管理理念的不斷提升,人們的安全意識進入本質安全論階段,也就是要以本質安全化,超前預防為主,達到有序可控,長治久安,這不僅是鐵路安全文化而且是各企業安全管理都期望達到的目標。
6. 激約性
安全管理的對象是人和物,而對物的管理歸根結底也是對人的管理。對人的管理不外乎激勵和約束兩個方面,激勵是安全管理的“高線”,是明確努力的方向和達到目標的途徑,其目的是激發職工樹立正確的安全價值觀,實施符合安全要求的行為,把確保安全的價值和實現自身的價值統一起來,互融互動、協調統一;約束是管理的“基線”,其目的是規范職工的基本行為,使職工在規章制度允許的范圍內從事安全生產。鐵路現有規章制度以及安全教育具有明顯的約束力,讓職工明確該怎么做,不該怎么做,在崗位上干什么、怎么干、干好了怎么辦、干不好又怎么辦,可以說是把管理和被管理的關系逐漸轉變為契約關系、責任關系、效益關系,同時,在安全上以經濟杠桿來主動施壓,進行利益驅動,一旦安全管理失控,將直接關系到工人的飯碗和干部的烏紗帽。如果安全生產達到了有序可控,實現了短期內的奮斗目標,那么干部的提升提級,工人的工資效益就會得到回報。足見鐵路安全文化的激約性極強。
二、鐵路安全文化的作用
1. 凝聚功能
就是吸引、聚合企業的各種力量,使其在科學的組合中壯大企業優勢。鐵路職工可能對自己的崗位職責背不全,但是近期安全奮斗目標、安全口號、安全百天卻非常清楚,因為一個個安全百天的實現會給職工帶來明顯經濟效益,具有很強的感召力。如同一種信念,用無形的“繩索”將企業職工牢牢鏈接在一起,凝聚成安全生產合力。這種安全文化,既可以提高干部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體健康素質,強化干部職工保安全的過硬技能,把干部職工的思想意識、價值取向、安全行為、精神面貌凝聚到共同的安全理念之中,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又可以進一步提高鐵路的安全保障能力,為旅客貨主提供更加安全、優質、快捷的運輸服務,不僅是企業保持旺盛競爭力的動力源泉,而且是鐵路行業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這種凝聚功能體現在安全生產中,就是目標管理,運用目標管理凝聚人心。
2. 共識功能
由于鐵路運輸的特殊性,多年來,人們對“安全壓倒一切、安全第一”的觀念已欣然接受,達成共識。這種共識就是鐵路職工在生產活動中共有的理想信念、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多年來,鐵路各系統、各單位結合行業特點,圍繞安全生產,致力于服務社會、推動企業發展,創造了許多反映企業生存發展需要的安全文化,它們孕育于企業變革之中,隨著企業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安全文化通過文化因素的暗示,滲入人們的心理,形成觀念,取得共識,支配人們的行動,像一雙看不見的手一樣影響和推動著企業安全發展。
3. 核心功能
鐵路安全文化具有明顯的行業特點,其主要精神集中體現在安全和服務上,通過增加鐵路“產品”的文化含量,體現安全價值觀和安全行為準則,已經成為體現鐵路企業發展程度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可以說,安全文化是鐵路企業的核心文化,是企業安全生產的靈魂和統帥,這種核心功能表現在鐵路企業管理理念中就是始終堅持安全第一不動搖。
4. 導向功能
鐵路安全文化是在吸取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在先進思想體系下提煉出來的群體先進意識,它反映鐵路行業整體的共同追求、共同價值和共同利益,對全體干部職工都有一種強烈的感召力,使職工的思想觀念、行為準則與企業的目標相一致,職工的智慧、力量凝結為巨大的合力,從而對由個體行為構成的企業整體行為產生巨大的功效。這種導向功能正是企業發展的力量所在。
5. 協調功能
在鐵路運輸安全這盤棋上,每個棋子都發揮著無法替代的作用,要盤活、走贏這盤棋,用系統論、統籌學加以協調最恰當不過,因此,鐵路的協調性較其他行業更為明顯。同時在鐵路內部,人人都是安全文化的創造者,同時也是倡導者、遵從者。共同的目標、共同的追求、共同的利益,可融合、潤滑和調劑人際關系,使相互之間具有共同語言,人與人之間密切合作的契機增多。在協調的環境中,職工逆反心理等內耗因素得到消除,摩擦減少,矛盾解決,人際關系協調,企業內部各種力量匯聚在一個共同方向,推動企業發展。這種協調功能必然要求全路運用系統論、統籌法和綜治手段同舟共濟保安全。
6. 規范功能
亦稱約束功能。先進、科學、整體的安全文化一旦形成,它所確立的一系列有形的、無形的,正式的、非正式的,成文的、非成文的,強制與倡導的行為準則都具有規范職工行為的功能。鐵路工種繁多,條框清晰,工序銜接緊密。企業安全文化要求我們在安全管理過程中,必須加強制度建設,根據安全生產新規律、新特點、新問題不斷修訂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特別是講評考核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
7. 輻射功能
鐵路安全文化的開放特性決定它具有全方位的輻射功能。一是對內具有強烈的傳播感染力,可帶動全體職工遵章守紀,形成人人保安全的氛圍。二是向外輻射,通過企業人員和社會多方面的交往,在社會上樹立良好的鐵路形象,不僅可以給鐵路帶來經濟效益,而且還可產生社會效應。鐵路企業擔負著社會公益性的任務,鐵路運輸安全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這種輻射功能體現在安全管理中,就是要向旅客提供安全、正點、快捷、舒適的優質服務。同時在客貨運輸經營中提高產品質量,擴大對外營銷,提高社會效應。
下一篇:提高職工素質 加強安全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