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根據建筑施工企業生產經營的特點,重點論述了企業加強安全文化建設的思路和主要途徑。企業要正確認識安全生產與小康社會的辯證關系,牢固確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握五項基本原則,推進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注重全員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安全文化素質;加強企業安全制度建設,健全標準化、規范化作業體制;加大安全資金投入,強化企業安全物質文化;搞好工程項目安全文化建設,夯實企業安全基礎工作。
關鍵詞 安全 建筑企業 安全文化 建設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這是今后一個時期全黨全國人民的中心任務。小康社會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社會;是勞動者生命安全切實得到保障、生活質量提高的社會。搞好安全生產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是施工生產的永恒主題,也是企業的第一要務。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作為全國特大型建筑施工企業,擁有17萬名建設大軍,分布在全國各地,承擔新建鐵路、既有線技術改造、地下鐵道、高速公路、水利工程和高層建筑等重點工程施工任務。在安全生產管理中,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夯實安全基礎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2002年,總公司系統沒有發生職工因工重大傷亡事故,所屬10個局集團公司全部實現安全生產達標,開創了安全生產歷史最好水平。以“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為宗旨的安全文化,本身就體現著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企業必須采取多種形式和多種渠道,大力推進安全文化建設。
一、正確認識安全生產與小康社會的辯證關系,牢固確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小康社會首先是安全的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一方面生產力會發展得更先進,落后的工藝設備和不安全的生產方式將被淘汰;另一方面人民的生活質量要提高,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社會氛圍將更加濃厚,先進的安全文化會更加普及。這是新世紀、新時期搞好安全生產的有利條件和強大動力。
企業是安全生產的主體,必須對安全生產全面負責。各級領導務必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認清安全生產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一定要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從企業改革和發展大局出發,采取有效措施,強化安全文化建設,加大安全投入,進行科學管理,努力把施工生產搞上去,把各類事故降下來。中鐵十二局集團公司在總公司系統首批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企業緊緊圍繞提高經濟效益這個中心,加強基礎工作,狠抓項目管理,依靠科技創新,注重安全質量,實現規模與效益同步增長。4年多來,集團公司承攬任務230億元,完成施工產值190億元,創省、部級優質工程獎22項,國家優質工程魯班獎7項,企業貨幣資金存量達13億元。2002年,該集團公司完成產值56億元,實現利潤6356萬元,投資回報率達7.8%,在總公司系統名列各集團公司榜首。該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金普慶被表彰為全國優秀施工企業家。
二、把握五項基本原則,推進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企業安全文化是指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中,逐步形成的或有意識塑造的被廣大職工接受遵循的、具有企業特色的安全思想、作風和態度,以及安全管理機制,是安全物質因素和安全精神因素的總和。企業安全文化包括安全物質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和安全精神文化,三者密不可分,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構成體系。企業安全文化的實質就是以人為本,以文化為手段,以確保全員職業安全與健康為目的復雜的系統工程。盡管各企業有差異,但在建設企業安全文化時,都必須遵循如下基本原則:
(1)安全目標原則。每個企業都應有一個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明確的安全目標,同時要教育全員履行自身責任,努力實現目標,變“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
(2)安全價值原則。每個企業都應有一個共同的安全價值觀念及全員遵循的安全價值標準,使廣大職工的行為與標準緊密聯系,不斷增強安全責任意識,牢固確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3)全員參與原則。企業要充分發動群眾參與安全管理,調動全體職工、民工和家屬的積極性,開展群防群治。同時,黨政工團齊抓共管,全方位參加,實行綜合治理。
(4)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企業把職工對安全的責任、應有的權利與做好安全工作的物質利益統一起來,制定標準,衡量績效,做到獎罰嚴明。
(5)堅持“三結合”原則。企業加強安全文化建設,一是繼承和創新相結合;二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與現實安全管理工作相結合;三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與推廣、應用現代安全科學技術相結合。企業堅持“三結合”原則,強化安全文化建設,努力實現安全本質化。
三、注重全員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安全文化素質
安全文化是保證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的靈魂。安全文化制約著領導者的決策水平,制約著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制約著操作者的作業行為。因此,企業必須抓好對領導者、管理者和操作者的安全教育培訓。
首先,堅持對企業領導層進行安全文化教育,主要學習現代安全管理、安全法規和安全知識,明確領導干部在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中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通過教育培訓,使企業領導干部牢固確立“安全第一”、“以人為本”的思想,具有高尚的安全道德品質,增強安全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豐富安全生產理論和技術,發揚求真務實、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
第二,抓好企業管理層干部的培訓教育。企業管理層干部既要貫徹執行企業領導層的決策,又要管理基層生產經營活動,起著中間橋梁作用,他們的安全文化素質水平對整個企業的安全管理、事故預防控制具有重要作用,必須抓好這些管理干部的培訓教育,使他們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觀念,具備高度的負責精神、豐富的安全知識、熟練的操作技能和綜合的管理能力。
第三,抓好施工隊伍的教育培訓工作,為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職工隊伍是企業施工生產的主力軍,也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主體。因此,加強對職工隊伍,尤其是特殊工種的安全意識、文化素質、技術水平的培訓,是確保安全生產的當務之急、重中之重。通過對全體員工經常性的教育培訓,提高職工隊伍精神素質、心理素質和技術素質,使廣大職工不斷增強反應和判斷能力、分析和綜合能力、預控和應變能力。中鐵十七局集團公司組建213個工程項目經理部,分布在357個工地,擔負重點工程建設項目施工。在安全質量管理中,強化各級領導的安全質量意識,落實逐級安全質量責任制;健全安全質量管理體系,推進施工作業規范化、標準化;結合工程實際,開展多種形式的全員教育培訓,企業實現了安全生產形勢相對穩定,工程質量穩步提高。截至2003年4月底,該集團公司連續3200天沒有發生職工因工責任死亡事故,進入第9個安全生產年;2002年,完成產值40億元,實現利潤4340萬元,獲得省、部級優質工程獎9項,國家優質工程魯班獎2項,推動了企業生產經營健康地發展。
四、加強企業安全制度建設,健全標準化、規范化作業體制
企業的安全規章制度是企業在安全管理中帶有強制性的義務和保障職工一定權力的規定,是實現安全生產的有力措施和手段。因此,企業必須根據施工生產的特點,按照國家有關法規,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安全規章制度、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安全工作標準等,并且逐級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在施工生產實踐中認真貫徹執行,實現企業的安全目標。秦嶺隧道是國家“九五”重點工程,是西安至安康鐵路的控制工程。隧道全長18.5公里,是我國目前最長的鐵路隧道。該隧道由中鐵十八局集團公司和中鐵隧道局集團公司等單位承擔主體施工。隧道位于鐵路曲線地段,最大埋深約1600米,穿過高地應力、巖爆、地熱、斷裂帶、涌水等不良地質災害段,堪稱“地質博物館”。該隧道設計獨特,工藝先進,規模宏大。隧道出口段8.9公里由中鐵十八局集團公司施工,主要采用TBM(敞開式全斷面掘進機)施工。參建單位注重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健全落實安全規章制度,堅持標準化、規范化作業,狠抓施工作業過程控制,安全、優質、高效地完成任務。該隧道于1995年開工,2001年7月30日竣工,分別獲得鐵道部優質工程一等獎和國家優質工程魯班獎。
五、加大安全資金投入,強化企業安全物質文化
企業安全文化物化部分即安全物質文化。一方面是指企業在施工生產中所采用的保護職工安全與健康的設備、設施和防護用品等安全器物,是企業安全文化中最表層的部分。另一方面是指以改善職工隊伍施工作業環境和工作條件為主要內容的環境建設,這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搞好企業安全物質文化建設,必須切實解決好安全投入問題。要把是否具備基本的安全生產條件作為前提,嚴把市場準入關。企業要按照國家規定,在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必須將安全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必須依法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所必需的資金投入;必須依法淘汰危及安全生產的工藝和設備,依靠科技進步,解決安全生產中的難點和重點問題。青藏鐵路參建單位注重安全文化建設,緊密結合實際情況,針對高原嚴寒缺氧、挑戰生命極限的特點,采取有效措施,興起了學習貫徹安全生產法的熱潮,加大安全質量資金投入,突出預防控制重點,妥善解決“三大難題”,即:一是科學組織,精心施工,解決好凍土工程問題,確保工程質量;二是增強環境保護意識,高度重視并切實搞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三是以人為本,克服嚴寒缺氧,搞好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和衛生防疫,保障全體職工安全和健康。自2001年青藏鐵路開工以來,總公司系統沒有發生職工因工死亡事故,也沒有1人因高原病死亡。
六、搞好工程項目安全文化建設,夯實企業安全基礎工作
工程項目經理部是企業基層行政組織,是從事施工生產的基層單位,是職工參加安全管理的主要場所,也是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落腳點。廣大職工分布在各工程項目施工作業,企業的機械、設備、材料都在工程項目掌握使用,要安全、優質、高效地完成施工生產任務,必須依靠工程項目經理部來組織實施。因此,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必須把重點放在工程項目。
首先,健全工程項目經理部安全保證體系,明確工程項目安全目標,激勵班組成員在施工作業崗位上,努力發揮自己的積極作用。二是加強班組安全管理,增強全員安全責任意識,為安全生產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三是健全完善班組安全管理制度,堅持規范化、標準化作業,使工程項目安全生產處于穩定有序狀態。四是深入開展班組安全監控,實行安全動態分析,控制事故易發點,大力預防慣性事故發生。各單位在施工生產中,以現行法規為依據,以工程項目為主體,以現場作業為重點,以建設安全質量標準工地為載體,加強基層安全文化建設,堅持標準化作業,及時消除事故隱患,涌現出一大批安全質量標準工地。據2002年統計,總公司系統共有工程項目經理部1556個,工點3271個,經各級檢查驗收,達標的工點2355個,占總數的72%;基本達標861個,占26.3%;受到各級表彰的安全質量標準工地1237個,占37.6%。穩定的安全形勢、優良的工程質量推動了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2002年,總公司系統完成企業總產值462億元,實現利稅20億元,其中利潤5.6億元,職工工資同比增長6.8%。目前,企業保持著持續、,陜速、健康發展的態勢。
下一篇:鐵路安全文化的特點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