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淮北礦業海孜礦采煤三區在集團公司和礦全面開展安全文化建設的大背景下,立足本單位實際情況,圍繞“人”這一安全文化建設的靈魂,著力探索建設特色區隊安全培訓的新方法、新途徑,逐漸建立起以“人”字為支撐點的特色安全文化,有效推動了區隊安全生產工作。截至2月26日,該區杜絕了輕傷以上事故,消滅了嚴重“三違”,安全生產原煤近2.8萬噸,成為礦井安全生產工作中的佼佼者。
職工隊伍的整體安全素質,是區隊在安全生產中占據常勝地位的決定性因素。針對職工長年奮戰在工作面、生產強度大的情況,科學調整干部職工出勤時間,按時、按要求參加上級統一組織的集中培訓,完成培訓“規定動作”之余,采煤三區積極致力于尋求更適合職工需求的培訓方式,精心制定“自選動作”,辦活培訓“小課堂”,形成了內容豐富靈活、突出職工主動權的培訓模式。
開辦菜單式培訓
為避免重復培訓,無效占用職工休息時間,該區結合培訓內容,分工種、分崗位制定了內容完善的培訓項目列表,發放給職工,由職工依據缺啥補啥的原則,自主選擇參加的培訓內容。培訓參加與否自己可以選擇,為避免培訓因自由選擇而流于形式,對于職工安全知識、技能的考核,該區始終堅持“一個都不能少”的原則,按照培訓表格分期、分批對全體干部職工進行安全知識、技能考評,以確保培訓富有實效。
開展互動式培訓
在培訓中,通過三種形式:“說自傳”,由職工在課堂上講述自己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遇到的隱患和難點,采取的措施,收到的效果,受到的啟發,幫助領導從中找出安全培訓工作的重點;“挑毛病”,職工與領導面對面,提出自己對區隊管理工作的看法、意見和合理化建議,由職工當“教師”,給自己的領導上安全管理考核課;“我來答”,在培訓課堂上,擔任“教師”的管技人員結合本單位生產過程中所需的安全知識、技能,提出相應的問題,由職工一一給出答案后,管技人員公布最后的正確答案,并予以剖析、解說。
上一篇:化工企業領導的安全培訓內容
下一篇:關注高危行業農民工安全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