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安全感,何談幸福指數!如今,大家喜歡用人的幸福狀態來衡量一個城市的綜合發展狀況。那么“幸福”又將如何來衡量呢?除了生活水平,健康水平等重要因素外,安全感也是其中的一項重要評價原則。而安全感是通過社會的治安狀況來體現的。安全工作又重在平時的防范中。
每個人一生都經歷過人世的種種磨難,每個人一生都會遇到坎坎坷坷,但每個人都渴望在生存中保護自我。如果說關注安全是一個人的義務,那么防范于未然則是我們的責任。對于安全工作,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事先做好預防工作,把發生災難的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從而避免隱患的發生。在生活中我們又應該如何來防范呢?
首先,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個社會的細胞,要靠大家來共同防范。既要組織和發動大家,預防和減少犯罪行為的發生,又要及時捕捉信息,發現犯罪行為,實施有效打擊的主動防范。
再次,要加強安全知識的教育,自身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開展切實有效的宣傳活動,來增強防范意識和防范措施和法律意識,動員大家參加群防群治工作。
最后,我們每個人都要牢固樹立安全防范意識,在平時要注意任何每一個細節,不因小失大,踏踏實實地做好做細自己的工作,完善已有的安全體系和措施,保持良好的工作情緒,樹立安全責任心,發揚愛崗敬業的精神,做到有備無患,力爭萬無一失。
平安是一個涉及到社會、家庭、個人安危的極度嚴肅的問題。從大處講是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的前提,從小處講是保障每個成員的健康幸福生活。它貫穿于每個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防范工作在這之中猶為重要。我們應牢記防范:為了家庭、為了社會、更為了自己平安。